蝦貴的啟示——買個吃飯結帳爭議險吧
文章來源: 僑報郭劍2015-10-11 16:21:18

      古有洛陽紙貴,今有青島蝦貴,今非昔比,鳥槍換炮,天翻地覆,換了人間。

      從洛陽紙貴的成語故事中,我們知道,早在1700多年前的西晉,中國人的老祖宗們就已經把市場經濟玩得爐火純青登峰造極了。市場經濟是有規律的。這個規律就是價格隨著供求關係波動,或者說白了就是高價賣缺“宰”一把,低價甩賣“割”一塊。

      如今的中國人,經過幾千年的千錘百煉,不論是白骨還是蜘蛛,早已成精,更何況雞賊得比雞還賊的小商販呢。而這,就有了38元人民幣一隻大蝦的絕世美談。食客覺得被路邊攤販“宰”了,心想不能就這麽被輕易地“宰”了,要不然就太“栽”了。於是乎,告狀、曬圖片,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生活在時不常被問一句“你幸福嗎?”的中國的平民百姓的無產階級如何在一瞬間變成了冤大頭的大款。


看懂這個美妞(Menu),真得動番腦筋。(網絡圖片)

      這件事後續的結果不出人之意外,食客得到退賠,商販被罰,但是深深烙在人心中的一個觀念不是短時間可以淡化的。這件事提醒我們大家,買東西消費掏錢之前,必須弄清楚計價單位,問清楚了再下定決心吃頓飯,畢竟咱是來吃飯消費的,不是來惹事約架的,比如,麵條不是按一根一根賣的,米飯不是按一粒一粒賣的,健康食品油不是按一滴一滴賣的。商家說清楚,買家問清楚,沒歧義沒誤導沒暗中藏楔子了,皆大歡喜。至於在酒店裏請人按摩,那就更要問清楚了再上床,按摩一次收費多少?一次的概念不會是一下吧?

      有很多事情,發生的多了,攤上事兒的人多了,時間久了,再不合理也習慣性地忍受了。在美國生活久的人都知道,油價貴,房價貴,保險費貴,藥價貴。為了應付這麽多的“貴”,最實際的辦法就是拚命掙錢,掙夠了錢才好讓人“宰割”。另一個大膽和夠刺激的辦法就是搞一個騙局設一個套,引誘那些整天想發財的人上當。“美國富豪集團”的珍寶幣和“路凱能源集團”的“油田”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美國,貴的東西很多,有爭議的事情也不少。有爭議,就打官司,就請律師,就得挨律師“宰一刀”;生病了,看醫生住醫院吃藥,就得挨醫院醫生和賣藥的“宰幾刀”。人的一生,活的幸福,免不了挨宰。但是,突如其來能改變人生的“挨宰”是可以避免的,這就要買保險。如果沒醫療保險而生重病,上半生的輝煌就隻能是美好的回憶了。

      鑒於保險的運行體係和規律,倒是不妨向中國內地的朋友們提個建議,促請保險公司在新的形勢下與時俱進,具有創新意識地設立一個保險類別——吃飯結帳爭議險。以後再發生類似於大蝦到底是38元一隻還是一盤的理解上的分歧的時候,由保險公司出麵付賬,維護了消費者的利益,也能保證商家能收到錢。這種保險要由那些欠抽的商家來買,而且必須買,不買算違法,違法就坐牢。不過,保險公司也絕對不是冤大頭,或許先判斷商家的38元大蝦的標價發生爭議的幾率有多大。如果估計這種爭議幾率100%,就收他每隻預售大蝦76元的保險費。


看明白美妞(menu)很重要。不懂的地方事先問清楚。(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