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小吃--蚵仔煎
文章來源: Diana-Sun2015-03-28 08:27:27
蚵仔煎是閩南小吃,翻譯成國語就是牡蠣煎餅。閩南之於我,如同中國之於我的女兒。我曾在美國遇到過一位第三代的日本人,她已完全不會日語了,但還是和一位日裔結了婚,飲食習慣也保持傳統的日本式。可見飲食作為一種文化,比語言、文字更容易傳承。而我剛到美國時,想家的味道時,就是帶著先生去台灣人開的菜館。點菜時,我的閩南話還是很地道的。可惜,還是感覺這些菜館沒有燒出家裏的風味。

就拿這道蚵仔煎來說,我的外婆和媽媽都是放青蒜苗的,而台灣菜館都是放大白菜。大白菜要酥爛才會吃口好,而他們製作蚵仔煎時都是把生白菜片和蚵仔同煎,蚵仔煎起鍋時,白菜幫子還是脆生生的,我和先生都不喜歡。美國這裏的蒜苗也是很大顆,用來製作蚵仔煎如同嚼草。後來終於發現還是韭菜最好。可以把它剪的幼細、幼細的,口感就進步了。韭菜的香味還能起著蔥的作用,可以除去蚵仔作為海鮮的腥味。我的北佬先生很喜歡這道菜。



這裏就說說具體的製作步驟
 
[原料]
1. 春韭一小把;雞蛋一隻;牡蠣半磅
2. 地瓜粉2/3至3/4杯;油、鹽、料酒


[製作過程]
1清洗牡蠣:將生粉和牡蠣相拌後,至流水下衝洗,瀝幹水分
2韭菜切碎成小粒
3雞蛋打散加入少許鹽,滴入少許料酒,和地瓜粉拌勻。鹽不需要很多,因為牡蠣味鹹。 
4把製作過程1和2的產物與3混勻。這個過程不放水,因為牡蠣本身帶水,烹製過程中也會有水分出來
5煎牡蠣餅:平底鍋燒熱後放油,讓油均勻鋪滿鍋底。開旺火在鍋中倒入4的混合物,用鏟子將餅攤開。當餅底能從鍋中遊離開時,把餅翻個麵。當兩麵都呈現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






牡蠣、韭菜、雞蛋都入腎經,分別能滋補腎陰、溫補腎陽。蚵仔煎是一道美味易作的補腎養生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