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人,我不把選票投給華人民主黨政客
文章來源: Darksoul2018-07-02 22:30:43

最近我們這個深藍州,深藍郡裏,華人參政熱情異常高昂,有好幾位第一代移民出來參選郡議會議員等公職。周圍的華人幾乎都在大大小小的微信群裏看到了為這些候選人拉票的帖子。可惜這些人中除了一位競選郡治安官的韓裔警察以外,其他人都是以民主黨人的身份參選。也難怪,在這個民主黨人數超出共和黨一倍的深藍郡,你要以共和黨人身份參選,幾乎注定要失敗的。然而我沒有在初選時把選票投給這些華人候選人,在11月的中期選舉時也不會把選票投給他們,因為我和太太都選擇投票給共和黨人。

   我們選擇共和黨,不是出於對川普總統的好惡,不是出於對共和黨政客的信任,也不是因為共和黨的所有政策都令我們滿意。我們選擇共和黨,因為我們的人生觀與政治理念與保守主義的理念更加接近;共和黨的訴求也更能代表我們普通華人中產階級的利益。

   在我所認識的華人當中,無論是開餐館的,是美發師,還是學者,商人,他們無一例外地都極其重視子女的教育。他們即使節衣縮食,也要搬到房價昂貴的好學區,同時把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投入到孩子的教育當中。中文學校,補習班,鋼琴課,遊泳課...,大人和孩子一周七天的時間排得滿滿的。你可以褒貶華人父母的育兒之道,但不可否認教育在華人的利益訴求中有著極重要的地位。

   然而民主黨以繼續推行平權法案為核心的教育政策卻在嚴重損害著華人的利益。他們不但在大學裏追求種族比例的平衡 (這實際就是實行種族配額),現在也要在重點高中,甚至不同學區中追求這樣的種族平衡。紐約的白思豪明目張膽地推行他的政策,遭到亞裔的激烈反對,而我們這裏則是悄悄地搞。我們深藍郡入讀重點高中(Magnet Program) 需要參加考試,但錄取過程並不公開透明。以前入讀重點高中的亞裔比例很高,現在這個比例連年下降,今年又降了20%。我自己的孩子幾年前有幸進入了重點高中,現在看著身邊更加優秀的華裔孩子一個個落選,看著無奈失落的父母們,被歧視的恥辱依然感同身受。

   為什麽付出巨大努力的亞裔孩子不能得到一個公平的教育機會?為什麽為了達到族裔平衡就可以犧牲這些孩子的利益?民主黨人從來不敢正麵回答這個問題。紐約市的教育官員在為白市長辯護時說,一考定乾坤的製度不合理,而不合理的根據就是重點高中族裔分布不成比例,所以要改革。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麽大量的肯尼亞選手在各個馬拉鬆比賽中頻頻奪冠,是不是也意味著馬拉鬆比賽的規則不合理?這純粹是一派胡言。不同的族裔因為不同的文化傳統而在職業選擇上有不同的偏好。為什麽民主黨人從來不質疑NBA裏為什麽有不成比例的非裔球員?為什麽不改革選秀製度來改變這種狀況?

   我們不反對關懷弱勢族群,但關懷弱勢族群不能以犧牲公平為代價,特別是孩子公平受教育的權力。我想請問民主黨政客如何跟一個亞裔孩子說:盡管你學習很努力,學業很優秀,各方麵都很出色,盡管你立誌要做醫生,治病救人,盡管你的父母在你的教育上用盡他們的積蓄和娛樂的時間,但是對不起,因為重點高中已經錄取了太多的亞裔,我要把理應是你的這個機會給另一個族裔的孩子。如果這種做法不叫種族歧視,我不知道什麽是種族歧視。無論已經有多少亞裔被錄取了,這個特定的孩子的不幸完全是因為他的膚色,他的族裔,所以這依然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

   我們都相信人人生而平等,這個平等是機會的平等。我們出生時無法決定我們的性別、膚色、和家庭。所以憑這些東西來決定我們受教育的機會是不公平的。因為一個人的族裔而剝奪他的學習機會是不道德的。而民主黨要做的正是這件事,他們這樣做的同時,還要打著冠冕堂皇,看似道德的旗號進行,以陷抗爭的人於不義之中。

   從大陸來的華裔應該很容易識破民主黨打著族裔平等旗號的宣傳伎倆,因為共產黨從前就是以人民的名義屠殺地主的。然而有些華人卻因為重點高中和名牌大學中大量的亞裔而產生莫名其妙的負罪感,似乎我們偷走了其他族裔的機會。事實上,這樣的結果是亞裔付出幾倍於其他族裔的代價努力得來的,是頂著偏見和歧視爭取到的。而且,到今天為止,我們在政治上依然是弱勢群體。非裔中已經出了最高法院大法官,總統和大量的國會議員,而亞裔在政治上則乏善可陳。

   更可惜的是,屈指可數的幾個華裔國會議員竟然都是民主黨籍。這些華裔議員有哪一個能拋開黨派觀念,為華人獲得公平教育的機會 奔走呼號?“華人從政者會爭取華人的利益”是個美麗的謊言。這其實也是政黨政治的結果。華人的利益隻有在與一個政黨的政見相合的情況下才能得到華人政客的支持,因為他們需要華人的選票,更需要本黨提供的各類政治資源。你是非法移民,他們也許樂意幫你。你要狀告哈佛,那就別指望華裔議員幫你了。

   現實政治永遠無法給我們一個可以滿足我們所有願望的完美選擇,在美國這個兩黨製的社會,我們隻能選擇支持一個黨派。因為公平教育的原因,我選擇支持共和黨,也非常樂意支持以共和黨身份參政的華人同胞。不要說我狹隘,教育是立國之本,也是出身寒門的孩子改變命運的主要途徑。華裔並不都富有。華裔孩子在這片土地上打拚得相當艱苦,要求一個公平的機會不過分。因材施教,給有天賦,勤奮好學的孩子更多的機會,無論他的皮膚是白,是黃,還是黑,都給他更好的教育資源既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恐怕也是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願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