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驅動“雙創”活力: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
文章來源: 傑克詹姆斯2016-01-05 03:22:18

李克強總理先是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構想,幾個月後,又將其前所未有地寫入了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予以推動。他在幾乎所有的公開表態、所考察的每一個省份都談到了“雙創”。這個新詞也出現在各省市的行動計劃裏。

在人山人海中,李克強總理讓成名已久的創業老將柳傳誌和張瑞敏站到身邊,與他們拍了一張合影。同一天,3名正在創業的年輕人與總理完成了一張自拍照並發上社交網站。整個2015年,這被認為是能夠折射中國經濟願景的兩幅畫麵。

地點是北京中關村,中國首次“雙創周”現場。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2015年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關鍵詞,並被視為高速行駛了30多年後有所放緩的中國經濟列車倚重的雙引擎之一。

通過激發全社會的智慧和創造性,中國渴望改變對粗放增長方式和廉價勞動力的依賴,實現“調速不減勢”,順利完成新舊動能的切換以及經濟的升級。

李克強總理先是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構想,幾個月後,又將其前所未有地寫入了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予以推動。他在幾乎所有的公開表態、所考察的每一個省份都談到了“雙創”。這個新詞也出現在各省市的行動計劃裏。

到了2015年秋季,李克強邀請了幾十位不同時期的“創客”一同開啟了雙創周。

32歲的資訊客戶端“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注意到,總理接見時,企業家們在第一排,部長們在第二排,可見對創業創新的重視。

64歲的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把自己和“70後”的美團網首席執行官王興、“80後”的張一鳴分別稱為“老創”、“少創”和“嫩創”。

王興事後感慨,在場的魯冠球先生更是“老創”——他的“創齡”始於1969年,當時他創辦了萬向集團的前身。“估計他那時做夢也想不到,中國社會會進步到總理親身力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天。”王興說。

在曆史上這將是一次“裏程碑式”的創業熱潮

北京中關村過去以電腦賣場“電子一條街”聞名,而今的標誌是“創業大街”。正如這裏誕生了全球第一大電腦廠商聯想集團,眼下,聯想控股旗下活躍的天使投資服務機構“聯想之星”也在這裏問世。

李克強5月份首次到中關村創業大街考察,71歲的聯想締造者柳傳誌是講解人之一。

柳傳誌31年前從中國科學院出來創業,時年40歲,他說因為“憋得不行”。從計劃經濟的軌道轉向市場經濟的軌道,整個國家都在用“摸著石頭過河”來自我鼓勁。

他對記者說,當時完全不知道什麽是企業。中關村這條街被喊成“騙子一條街”、“倒爺一條街”。人們把正常的市場經濟交流說成騙子,說明新舊經濟體製下觀念有多麽大的碰撞。

柳傳誌記得,1986年底收到過一張100萬元的罰單。起因是,聯想開發了一種漢字硬件係統,按照物價局要求,定價隻能是所有的元器件成本的總和再上浮20%,高了就是違規。當時的定價體係隻承認硬件成本,不認可軟件開發的智力勞動。

為了買到進口元器件,沒有外匯指標的聯想曾花高價在黑市購買美元。柳傳誌說,對於這種交易,國家有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時又嚴加打擊。他認為,怎麽不踩到紅線,避免成為“改革的犧牲者”,是當時創業最大的困難。

在創業大街為李克強解說時,柳傳誌說,假設自己在40歲時也能遇到“聯想之星”這樣的投資孵化機構,那麽創業之路就不會有那麽多的麻煩。

“今天的年輕人,這些困難都沒有了。他們可以專心研究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他對記者說。

30多年來,柳傳誌親曆了多次創業熱。20世紀80年代有過幾次,鄧小平南巡之後有過一次。他認為,2014年前後,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高潮,政府又切實支持創業,在曆史上將是一次“裏程碑式”的熱潮。

從一杯咖啡的力量到改革的力量

2015年剛開年,李克強走進深圳的“柴火創客空間”時,“創客空間”仍是一個新生事物。很快,如同星星之火,眾創空間開遍了中國。

年中,他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喝了一杯香草拿鐵。很多人驚歎,感受到了“一杯咖啡的力量”。

那些渴望重塑城市活力的市長、期待顛覆既有商業模式的創客,以及恨不得挖出新的“獨角獸”企業的投資人頻頻出入這些場所。美國矽穀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參觀團,國內的熱門目的地則是中關村。

從矽穀回到北京的北極光風險投資創始人鄧鋒說,十年前他剛回國時,很多人還覺得去開辦初創企業是不靠譜的。“而今天,從政府到學校到一些家庭,都認為創業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這種文化傳播得非常快。”

“到今天為止,全世界最好的創新創業地點可能就是這3個地方:矽穀,中關村,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在母校清華大學,鄧鋒對學生們演講時說。他表示自己回國之初沒有這麽樂觀,現在是“越來越樂觀”。

他甚至認為,今天中國創業創新的機會,比美國還要多。美國所有的創業機會在中國都有,但有些機會在中國有而美國已經沒有了。很多領域中國過去的技術基礎不夠,這創造了機會。“我們過去相當於一張白紙,你可以畫最新最美的圖畫。”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中國2014年的專利申請量位居世界第一,超過了美國和日本的總和。中國公民和企業不僅在本土,而且在境外提交的專利申請也是最多的。

過去這一年,中國政府連續推出了旨在消除“雙創”發展中各種束縛的改革舉措。比如,為工商登記鬆綁的商事製度改革以後,新登記的市場主體呈井噴之勢。到11月底,全國新登記企業增幅為19%,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17萬戶。

“雙創”一定會爆發出巨大的生產力

起初人們以為層出不窮的初創企業就是“雙創”的全部,但李克強很快展示了他的另一理念。9月,他到中部大省河南考察,第一站就去了老牌的洛陽礦山機械廠,那是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部署的重點工業項目。他與工廠的創客群體們交流,並表示,“雙創”既是小微企業生存之路,又是大企業繁榮興盛之道。

“你們是一個國有的傳統企業,也是一個大企業,但是你們跟上了時代的潮流,搞創客群,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際上也是你們企業本身升級了。”他在隆隆的機器聲裏說。

對此,國務院在“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幹政策措施的意見”中表示,要形成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動力。

李克強還在多個場合提到了青島海爾集團的改革,並稱讚海爾的領頭人張瑞敏“創業多年,童心未泯”,像兒童一樣想象力迸發。

30多年前的海爾是一家瀕臨倒閉的電冰箱廠,如今是全球最大的白色家電廠商之一——但這仍是“舊”的海爾。

“新”的海爾正在轉型成為一個投資孵化平台和創客加速平台,實現“企業平台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個性化”。員工與企業的關係由過去的雇傭製變成合夥人製。開放的平台上聚合了大量創客及創業“小微”,利用海爾的生態圈資源成長。

張瑞敏這樣闡釋海爾的轉型:“一個雞蛋從外麵打破,就成為人類的食物,但從裏麵打破,則是新生命的誕生。我們的任務是讓每一個員工都能夠‘孵化’出來,都能夠破殼而出。”

他透露,許多到海爾參觀的企業,對海爾現在的轉型不是很感興趣,仍要學習過去的海爾。“思維模式要改變,更重要的是,管理、組織架構全部都要變,這很難被接受。”

李克強在了解了海爾集團“海創匯”項目後表示:“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誤解,覺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僅僅指服務業,或者隻是電商。你們的實踐證明,工業領域同樣是‘雙創’的沃土。”

在201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特別致辭中,總理強調,中國的“雙創”平台是多樣的,不僅有小微企業,很多大企業也紛紛加入創新創業的行列,引入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平台,觸發了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的變革。

柳傳誌認為,大企業“雙創”中,機製創新是最為重要的,然後才是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在解決中國麵臨的經濟下行壓力上,與小微企業相比,大企業的機製創新會更有效、更直接。同時,在解決就業上,中小企業則表現得更快、更直接。

一個與之佐證的數字是,得益於“雙創”,今年前9個月,中國提前完成了全年新增1000萬人就業的目標。

柳傳誌對記者說,從根本來講,“雙創”一定會爆發出巨大的生產力,對中國經濟發展形成極有力的支撐。但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因為這不是“速效藥”。

“創業和創新本身,對國家原有生產方式、生產效率帶有一種突破和革新,甚至有的是顛覆性的突破,這是千真萬確的,是我親眼見證的。”他說。

當前,“雙創”帶來的新動能增長是不是足以抵消舊動力的衰減?李克強總理這樣說:“正是大眾的創業創新精神和熱情,使我們增強了克服時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