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王岐山如何打造“最強中紀委”?
文章來源: 滿江湖2014-07-27 19:51:54

不斷刷新的落馬高官數據,足以體現中紀委的戰鬥力。自中共十八大至2014年7月21日,37名副省部級以上官員被查處,其中副國級2人,中央委員2人,涉及黨政軍、人大、政協等多個領域。

不到兩年時間裏,王岐山主政的中紀委用行動刷新公眾對紀委的刻板印象,一個改革開放以來“最強大”的紀委形象呼之欲出。(南方周末2014-07-24)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在中紀委網站訪談時總結,目前“查處幹部之多、涉及領域之寬、行動密度之大、問責力度之強,應該說是空前的”。

可以說,當前良好的反腐局麵,以及廣大民眾的一致叫好與擁護,是與中紀委的形象密不可分的。為什麽不到兩年時間,還是那樣一些人,就能打造一個全新的紀委,著實令貪官膽顫,令百姓支持。

首先,當然離不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高度支持,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高度支持。在當前反腐的治本體製改革還沒有完全完成時,還得依賴於高層領導的權威與支持,這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支持體現的是高度的清醒、擔當與責任。

其次,在王岐山以及中紀委的身上,體現出了強烈的“擔當”意識,其特點就在於敢於碰硬、敢於打破“潛規則”。可以說,反腐敗是一場激烈的鬥爭,遭遇的對抗與麵臨的風險是相當之大,尤其是涉入到深水區之後。顯然,王岐山並沒有退縮,也無所畏懼。不僅敢於將“老虎”、“大老虎”、“老老虎”以及“自家虎”拉下馬,還在於打破了過去許多的反腐“潛規則”,讓貪官不再有任何僥幸心理。比如“平安著陸”不再平安,著力清理“腐敗呆賬”,使得政協副主席成為當下最為風險的職位。

再次就是大刀闊斧的“改革”力度,著力回歸紀委的監督職能,真正在動真格、出實招上下功夫。自從三中全會提出深化改革以來,在紀檢方麵的體製改革已經大見成效。而這種改革又不增加機構、不增加編製,主要是在內部實行職能的調整。一是突破了“同級監督”困境。如提出的“兩個為主”,解決了上級紀委在事權和人權上的領導問題。正如有人所說:現在發現線索以後,除了向同級黨委匯報,還要向上級紀委匯報,那麽哪個書記敢壓?二是集中回歸紀委主業。紀委不是沒有明確的職能,而是過來的體製下無法有力作為,隻能去幹一些沒有多少意義的事,真正的主業卻荒廢了。但現在“監督責任”的明確,一些議事協調機構的退出,使得紀委能夠集中精力抓反腐敗,當然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當然,值得稱讚的就是中紀委的方式方法“創新”,著實可圈可點,更讓輿論和民眾津津樂道。一是巡視工作。本屆中紀委將“巡視”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使之真正成為對腐敗官員的“殺器”,成為反腐敗的“尖兵”。目前落馬的副省部級以上官員,多數來自中央巡視組在地方的巡視成果。二是點名通報。從中紀委到地方紀委,對幹部違紀行為均直接點名通報,毫不遮掩,形成“壞事傳千裏”的震懾效果。在點名通報中,“通奸”、“行政降級”形成了一批熱門詞匯,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三是突然襲擊。這樣的震懾是相當之大,不僅不給官員以任何的喘息空間,更給廣大民眾以極大的信心。典型的萬慶良就是在工作中被直接帶走。而蘇榮、令政策等此前還在考察調研工作。四是正人先正己。對於紀委自身係統的問題絕不護短,敢於亮醜。五是抓小抓細節。最為典型的就是抓賀卡、月餅的認真勁兒。這傳出了一個很強烈的信號,就是小小的賀卡、月餅都不能出問題,何況其它更大的問題呢?所以在查處腐敗的問題上,絕對是“零容忍”。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中紀委堅持開門反腐,積極動員廣大群眾和輿論參與,形成了強大的反腐氛圍與合力。全麵整合中紀委網站,創新宣傳形式,使得中紀委網站成為當下政務網站中最火的網站。在網站開通舉報平台、曝光台,第一時間發布案件查處情況。還有中紀委網站不定期地邀請網民曬“四風”、提建議,吸納了不少網民參與,極大地鼓舞了廣大民眾參與反腐敗的積極性。

可以說,在這場反腐敗的鬥爭當中,是絕對離不開廣大民眾和輿論的參與與支持的,一些重量級的官員還是被舉報而下馬的,有影響的當屬劉鐵男與宋林了。而那些地方上的違紀違法等現象曝光,很大程度上就來自於民眾的積極監督。這種積極性當然來自於對中紀委的信心與誠心。

從中紀委的身上,其它部門和地方,都能從中領悟到什麽?如果都能象反腐敗一樣,動真格、出實招、敢擔當、勇創新,又何愁我們的改革大業不興,我們的中國夢不能實現。其實方法並不難,關鍵在於心在何處,是在自家,還是在人民在國家在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