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談文化差異造就“無私“的第一代移民
文章來源: Yz_river2015-11-27 00:38:20

一談到美國人為何過感恩節,通常人們一下想到那個關於感謝印第安人的故事。其實現在美國人過感恩節雖然也感謝親戚朋友同事等等,但真正意義是要感謝上帝所給予的恩賜。這從總督布雷德福1623年,華盛頓總統1795年和林肯總統1863年等對過感恩節的宣言中的詮釋中找到答案。對於一個以基督教立國的國家來說這很清楚,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國大陸近年來也大力提倡要“感恩“,不過含義不同。提到兩者的不同,筆者認為中西“感恩”的最大區別在於對父母的養育之恩。

但凡在海外生根住久了就會摒棄對子女今後對自己的所謂“孝道”。換句話說大多數海外華裔父母撫養子女任勞任怨從來心裏未想過有什麽回報,更沒有想過什麽“養兒防老”。反而滿腦子想的是如何立足於“自立養老,自尊養老”。筆者認為這是海外第一代移民入鄉隨俗,體現對西方文化中撫養和贍養關係認可的轉變, 既雖然撫養子女但子女們並不承擔養老的義務的社會特點。也有人將這種關係描述成“PAY FORWARD“的形式,每一代隻對其下一代負責,而不需要”PAYBACK“要求必須贍養父母。

另一方麵,由於海外第一代移民的華裔多來自中國大陸,從小受到養老文化的傳承(如孝道或孝順)教育,社會環境的現實影響(如落後的社會養製度)以及法律規定的要求(贍養法,探望父母法),自然肩負著對生活在海外或者大陸的父母輩贍養的義務,得以“PAYBACK“父母的養育之恩。故而海外的第一代移民也就承擔著上要”管老“,下要”養小“而且中間還要“管自己”局麵。 這裏“管自己”是指,除了克服所有新移民遇到的困難外,平日裏還要麵對來自丟掉工作,業務提高,語言環境,健康狀況,經濟壓力等各方麵的挑戰。在筆者的眼裏這一代是最辛苦的也是最無私的第一代移民。說他們最辛苦是因為他們是”壓力山大”且由上中下三層組成的“三明治”第一代移民。說他們最無私是因為他們既任勞任怨回饋父母又毫不指望回報地撫養子女。這後者是真正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不是嗎?

就筆者看來在中國大陸的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和同為華人海外家庭關係家很不一樣的。相較於海外,中國的社會是家庭聯合體構成。譬如, 筆者有兩位外甥女和一位外甥,三家人都毫不例外從父母一生退休儲蓄中得到幫助買房和買車。並且出於照顧"方便",即使自己有房也和父母住在一起。 因此每個家庭儼然已是一個養育後代和贍養父母兩者不可分的聯合體。

不可否認,這種結構在社會養老製度不健全的情況下有正麵意義。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認可。一些人將這種捆綁式的父母和子女的關係解讀為一種經濟關係,一種打著 “養兒防老”旗號的一種投資行為。這種情況中,家庭關係受父母支配較多、人生安排過於沉重和壓抑,從而近年來也遭到一些年輕人的反對。甚至在豆瓣上有組建一個“父母皆禍害”組織,據說該組織目前有七萬多成員。

其實50年代那會兒,西方社會和現在大陸很相似, 贍養老人普遍是家庭職責所在。直到二戰結束後,西方經濟崛起同時人口生育驟降,加上社會製度逐步完善才出現上門服務的護理工作,包括生活起居、醫療、陪伴等,老人也可以進入老人院受到社會的照顧。其實比社會養老製度更重要的是觀念的轉變。譬如目前在中國,子女若送老人進養老院會被認為不孝,諸如“養兒防老,積穀防饑” 的傳統觀念還是根深蒂固的,這對養老社會化會產生阻礙作用。要改變這種狀況就應該逐步改變將子女當作是“私有財產”觀念,父母對於子女隻是監護人並且托管到18歲。加以對比不難發現“養兒防老”是有條件的愛(CONDITIONAL LOVE),這與單純的愛和由衷的孝敬相比,顯得自私和功利。毫無疑問,中國已經迅速進入社會老齡化的階段,希望中國大陸在養老社會化的必由之路上走好。

圖1. 老年法“常回家看看",贍養法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