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湖邊去過的城市:Buffalo 三十年前去過了
文章來源: 五湖以北2021-03-29 08:08:10
 
 
這次要說的 Buffalo 城在五大湖的伊利湖東頭,而上次說過的底特律在西頭,兩個城市一東一西遙遙相望。
 
五大湖邊的城市分布,細看之後不可思議。最北邊的兩個大湖蘇必列和休倫湖風光最好,但沿岸沒有一個大城市。感覺過去幾百年美加兩國開發時,冥冥中繞過這兩個美麗的大湖,才為湖區子孫後代們保留了兩處美麗的後花園。其餘三個大湖,西邊的密期根湖邊有芝加哥和密爾沃基,中間伊利湖邊是底特律和布法羅,而最東邊的安大略湖邊北有多倫多南是羅切斯特,都是十九二十世紀工業化時代的明星城市。
 
不同的是,當年芝加哥底特律和多倫多都是工業生產城市,而布法羅當年主要是水運樞紐。十八十九世紀西邊幾個大湖的工業發展後,生產的工業產品主要通過五大湖水路運出。但這條路線當時有兩個瓶頸,布法羅旁邊的大瀑布切斷了去路,另外通到大西洋的聖勞倫斯河還需要疏通。最主要的是1812年的戰爭,讓美國和英屬加拿大成了仇家,雙方各自尋找自己的出海通路。
 
美國一方自己規劃了一條運河,叫伊利運河。運河西頭起點在布法羅外的尼亞加拉河,向東通過羅切斯特到達首府Albany 後接上哈德遜河,最後通過紐約出海。運河1817年動工,八年後建成。伊利運河是布法羅發展的第一桶金,但得益最大的還是出海口作轉口貿易的紐約城。當然北邊加拿大也沒閑著,在尼亞加拉河北邊也規劃了一條運河,取名Welland Canal ,1824年開始興建。到了二十世紀初,五大湖邊大城市芝加哥底特律和多倫多快速發展,以前建成的隻能容許數百噸位船隻的運河成了瓶頸。加上美加成了友好國家,雙方協商後共同投資疏通聖勞倫斯河,讓萬噸海船能直達蒙特利爾,也讓布法羅撈到第二桶金。但1956年艾森豪威爾的聯邦公路法案後,縱橫交錯的州際公路代替了河湖運輸,而作為水運樞紐的布法羅自然就衰落了。
 
 
伊利運河 (網絡圖片)
 
 
 
 
 
 
 
 
 
布法羅這個城市,出國前很久就經常聽說了。
 
82年春大學畢業時,考入了武漢的華中工學院研究生院。當時的校長是朱九思,一個很有想法的人物。朱先生是江蘇楊州人,但身形魁梧麵像方正,很像一位山東豪傑。加之冬天他總是披一件綠色的軍大衣,頭發花白,很像38式工農老幹部,但其實他是一位文化人。他36年考入武漢大學,但一年後去了延安的抗日軍政大學,建國後當過天津日報,新湖南日報的總編和社長。53年參加創建華中工學院並任付校長,文革後的1979年擔任校長。
 
當時有一種說法,華工要打造成中國的麻省理工。朱先生利用他的人脈,到全國其它地方主要是科學院係統挖人,再就是多招研究生,擴大研究生院的規模。感覺朱先生對研究生們有一種偏愛,像是收養的孩子,又像黃浦軍校的子弟兵。他幾乎每月都招集全院研究生們開大會,地點是學校西區的大禮堂。大會不要說每次,但至少每隔兩三次,朱先生都要宣讀幾段一個華工留美學生的海外來信。來信作者叫周濟,華工機械係派出去的,留學地點就是布法羅的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信的內容不外乎學習刻苦,想念學校和領導,但最後忘不了表態畢業後會堅決回國服務。
 
周濟是文革前清華大學招的最後一屆學生,然後於78年考研到華中工學院機械係,是當年華工我武漢籍室友的師兄。他說周濟父輩是湖北省級官員,從小耳聞目染,熟悉體製內的規則。經過幾年的書信輔墊,周濟84年獲得博士學位後立即回國。先是聘為教授,然後任機械學院院長。97年任更名後的華中理工大學校長,2003年升任教育部長,幾年之後轉任工程院院長。
 
 
華中工學院西七研究生宿舍 (網絡圖片)
 
 
 
 
 
 
 
 
 
 
布法羅離多倫多不到兩百公裏,開車一小時多,出加拿大的伊利堡過河就到。但布城市中心隻去過兩次,而且都是九十年代初。
 
90年夏天是在加拿大讀研的第一個暑假。從4月底放假後一直呆在實驗室籌備實驗設備,隻有周末才在附近走走散散心。到八月底該忙的都忙完了,便和教授請了一周假,背著揹包去紐約華盛頓走一圈。那時還不會開車,所以隻能搭當時留學生們窮遊的首選"灰狗"大巴。先到了加拿大的尼亞加拉瀑布城,然後步行過橋到了美國同名的瀑布城,那裏有城市交通到布法羅城中心的公交總站。
 
到了公交站,第一件事就是買去紐約的車票。車站有一個長方形的候車大廳,安放著坐椅,裏麵候車的人不多。車票到手後隻在附近打望過一圈,沒敢去街那頭的市中心。印象中公交站入口旁邊是一個大運動場,那天有比賽。也不知道裏麵啥球賽,反正很熱鬧。先是高音大喇叭的鼓動,然後是觀眾的呼應,輪番從運動場裏麵傳過來。一輪連一輪,一陣接一陣,真是一波剛停一波又起。準備本文上網查詢時場,得知這個運動場是布法羅有名的 Sahlen 棒球場,建於1986年。
 
 
美加和平大橋 (網絡圖片)
 
 
 
 
 
 
 
 
 
年底太座和女兒來到加拿大,全家分開一年多後又在一起了。次年夏天拿到了駕照,第一次出行去了多倫多,然後瞄準了邊界對麵隻隔一條尼亞加拉河的美國城市布法羅,算是第一次自駕出國。
 
那天是周六,一大早就離開家,想到布法羅趕一個早市。當時家住哈密爾頓,離布法羅百多公裏,一小時多就開到了。那是911前十年,開車進美國海關就像是在省內旅行,根本不需要護照簽證,隻憑安省駕照就行了。過關後再沿190號高速路開幾公裏,就到了市中心的出口。
 
到市中心後街上的景象很出乎意外,冷冷清清的,街上沒行人也沒啥車。到處關門閉戶,有的商店櫥窗還加了鋼條護欄,但至少不像底特律那樣建築破破爛爛的。我們開車在幾條主街來來往往開了一圈,隻看到一家餐館開業,一些人在外麵的露天酒吧喝酒聊天。當時心裏覺得特別奇怪,說周末不開業吧,露天酒吧又有不少人在喝酒。說開業吧,其它商店不僅沒開,而且堅壁清野好像防盜防賊似的。最後想起了以前聽說的那個傳言,美國城市空心化嚴重,富人和中產階級都搬到了郊區,所以看人或購物要去城郊。
 
回過神來後立馬出城,上了環城的90號州際高速。不久路邊就看到一個很大的購物中心,叫 Walden Gallaria。進到裏麵,商店窗明幾淨,商品琳琅滿目,典型的電視電影上看到的那個美國。喜出望外的同時又很迷惑,市中心過去上百年興建的建築和街區古香古色挺好的,為啥說放棄就放棄了呢。
 
布法羅市政廳 (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