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和一座音樂之城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4-07-02 06:00:27

2024年的哈爾濱之夏又開幕了。如今中國各大城市的各種音樂會層出不窮,但是在文革之前,隻有兩個城市有這樣的音樂會,南方:上海的“上海之春音樂舞蹈節”;北方,哈爾濱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

上海之春定名於1960年,始於1959年的“上海市音樂舞蹈展演月”;第一屆哈爾濱之夏於1961年,如果講起始,則源於1958年8月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活動月。

60多年曆史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讓這座北方冰城浸染在音樂的氛圍中,不僅成為一大批音樂專才的搖籃,也為最普通的老百姓施展音樂才能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台。這事辦得有眼光受歡迎。

這樣一個有水平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是一個女人、一個頂著“右派”大帽子的女人提出來的。

這個女人名字叫張權。

張權是江蘇宜興人, 1936年,17歲的她進入杭州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學習音樂。起初主修鋼琴,後改學聲樂。1937年,張權入上海國立音專聲樂係進一步深造。可惜好景不長,日本人來了。張權跟著學校顛沛流離幾經輾轉到了重慶繼續學業。畢業後在重慶國立音樂院聲樂係任教。1947年6月,張權留學美國羅城納薩瑞斯學院、依斯特曼音樂學院研究院攻讀碩士學位,1951年自依斯特曼音樂學院研究院獲得音樂文學碩士學位及音樂會獨唱家、歌劇演員證書。

1951年9月20日,和許多留學歐美的的青年一樣,受到新中國的感召,張權啟程回國。張權和丈夫莫桂新先後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後來又一起調入中央實驗歌劇院。

1956年,中央實驗歌劇院首次上演歌劇《茶花女》。歌劇院院長兼黨委書記盧肅不讓張權飾演女主角薇奧列塔,因為““像張權這樣的美國婦女,若是站在人民的舞台上,簡直是不能容許的。”,轉而安排來自延安唱中國民歌的自己的夫人飾演薇奧列塔。可惜夫人力不從心,不得已讓張權主演。張權主演的《茶花女》獲得中國國內及國際高度評價,被譽為“東方茶花女”,這應該是張權歌劇生涯最輝煌的時刻吧?

1957年張權響應黨號召,大鳴大放批評所在單位領導的問題。毫無疑問被打成右派分子。,工資降三級,從一名著名演員淪落為洗衣女工。

災難接踵而來。

丈夫莫桂新也被定為右派分子,1958年在北大荒興凱湖農場勞動教養期間因食物中毒去世。1961年3月,張權被逐出北京,下放到黑龍江省哈爾濱歌舞劇院。

在寒冷的哈爾濱張權體驗到了溫暖,她作為人才受到重視, 成為歌劇院的獨唱演員和聲樂教師,並且摘去右派帽子。1961年經她提議,原來群眾性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活動月提高規格,正式辦成有專業團體為主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1962年,張權列席全國政協三屆三次會議。寫出提案建議成立哈爾濱歌劇院。1962年,張權終於獲得在全國舉辦獨唱音樂會的資格,再次展示她夜鶯班的歌喉。

可是文革浩劫她再次遭難, 又戴上了“美國特務”、“反動學術權威”、“崇洋媚外”等更加罪惡深重的帽子。被揪鬥、剃陰陽頭,腰骨被踢傷。她又一次失去舞台成了一名劇院雜工。洗演出服,縫製樣板戲服裝,為樂隊抄樣板戲總譜。。。。

1977年,張權終於解放了可年齡又到了。麵臨退休,她想葉落歸根回蘇州,但無法落下戶口。偶而機會見到王震,王震要她不用退休,去北京工作。

領導有指示,芝麻開門。1978年,張權調回北京,在北京市歌舞團工作。她曾任北京市音樂舞蹈家協會主席、北京市歌舞團藝術指導。1979年,文革期間停辦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恢複舉辦。音樂會特邀張權及女兒莫紀綱舉辦“母女獨唱音樂會”。

1993年6月16日,張權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病逝,享年74歲。在北京西什庫天主堂舉行追思大禮彌撒。她的遺體與丈夫莫桂新的遺物一起火化,合葬於北京百望山北邊的天主教墓地。

中國人很會記仇,刻骨銘心地記著,但是也要學會感恩,感恩那些曆經磨難給我們留下寶貴精神財富的人。

如今,哈爾濱是在全亞洲唯一被聯合國譽為“音樂之都”的城市,從1979年恢複的“哈爾濱之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

榮耀之餘,別忘了張權。

網上沒有搜到張權個人的照片,隻好這一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