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的廣場舞:安代舞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4-06-29 12:00:58

中國大媽的廣場舞絕對可以申請吉尼斯記錄。國內跳國外跳,紐約跳巴黎跳,公園跳遊輪跳。近來,廣場舞似乎吹起了強勁的蒙古風?

其實六十年代就盛行過蒙古風的廣場舞。

俺跳過。

上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內蒙古流行跳“安代舞”。

這種集體舞蹈的起源、特點,度娘上介紹完整,俺就抄了——

“明末清初,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舞蹈安代舞在內蒙古科爾沁草原地區興起。安代舞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濃鬱的生活氣息,是草原文化的標識性品牌和蒙古族引以為豪的舞蹈奇葩。在內蒙古,逢年過節、慶祝豐收、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 [3]

20世紀50年代後期安代分為“傳統安代”和“新安代(安代舞)”兩種,新安代是傳統安代社會發展的演變,是以娛樂為目的並且具有審美性的歌舞藝術,是蒙古族舞蹈藝術形式中保存最完好曆史最久的舞蹈。”

我記憶中的安代舞有兩種曲調,一種稍慢:6 12 35,12 16 56,(“3”“5”和“6”是下麵有點的低音)跳起來很舒緩;還有一種 66 66 65 3, 55 6 21 6(最後一個“6”低音),跳起來比較歡快。

安代舞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兩手或者一隻手拿著紅色的綢巾。舞動起來挺好看的。

那個時候,學校機關都在教安代舞,中小學六一還有比賽。班主任老師為了自己班級拿到名次,那也是費盡心機。我們班主要是綢巾統一,紮辮子的女同學辮梢也係上同樣的綢巾,有一個班老師真狠,所有女同學減掉辮子,統一發型。再有就是隊形變化,看誰的花樣翻新又整齊劃一,隻有服裝都是藍褲子白襯衫紅領巾。當時部隊正在推廣“郭興福教學法”搞大比武,我們還為省軍區的比武大會表演過安代舞呢。

機關單位就不一樣了,他們穿著顏色式樣各有不同的蒙古袍進行表演。媽媽就有一件墨綠的蒙古袍用一條大紅的綢帶係腰。記得一年十一,媽媽穿著這身參加遊行,不知道她為什麽要穿一雙高跟鞋,結果把高跟跳掉了!

這些年生活好了,尤其內蒙古依仗“揚眉吐氣”(羊絨、煤炭、稀土、天然氣)發展很快,草原上的安代舞又興盛了,成了吸引遊客的節目之一。

真想再去跳一回!

油管上的安代舞已經舞台化了,但是後半段的舞蹈音樂還比較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