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想起那個逝去的母親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4-05-11 05:33:40

前一段時間,網絡上盛傳一篇文章《吾妻之死》,作者是個帶著三娃剛剛失去妻子的中年男人,大名喬嘉蘭。

繼而是鋪天蓋地對於文中所提事件的議論,從事發的加拿大傳遍北美,又傳回中國,又在澳洲歐洲英倫三島的華人圈子轉。總之旋風般地整個地球都知道加拿大有個村子叫溫尼伯,村子有個姑娘叫“小芳”-——張敏。

議論的焦點先是詬病加拿大的醫療福利和水平,大概不少國人慶幸:幸虧我們生活在偉大祖國而不是在那個連都不知道咋死的加拿大!

漸漸地,緩過神的吃瓜群眾發現了其中端倪:加拿大不好,醫院不好,那你是個好丈夫嗎?

“小芳”張敏六年生三個娃,生老二時在美國當學生,生老三在加拿大,為啥家裏生?

妻子又要全職上班又要讀碩還要幹園藝,

周末還要在地下室開補習班,還要開車日常購物、接送小孩,為啥這樣忙?

噢,原來丈夫沒工簽不能工作,在家帶娃又不會開車,但是會寫血淚斑斑的《吾妻之死》。

於是,輿論的焦點從詬病加拿大轉而譴責丈夫博主喬嘉蘭。

網路就像春天的臉,哭一陣笑一陣,東風一陣西風又一陣。

一陣一陣就到了母親節。

我想悼念這位可憐的小芳,可憐的三娃母親。

母親節是個感恩的節日,感恩母親十月懷胎挺著大肚子闖過妊娠嘔吐闖過妊娠高血壓闖過妊娠精神病闖過難產大流血,闖過無數生死關把我們帶到世界上。

可是,多年來,西方母親節到了中國卻成了教導母親訓誡母親的好日子。

就像三八婦女節,本來是女人走向社會的紀念日,卻讓你回家去做飯,好日子就是做家務!就像五一勞動節,本來是勞工爭取更多待遇的紀念日,卻成了底層勞工最繁忙的一天!

不信?上網去查,現成一篇:《母親節:看看她們怎麽做媽媽》https://www.sohu.com/a/73910674_101881

可憐的小芳張敏念書再多,也逃不過這種千年的傳統, “為母則剛”啊,多麽苦多麽難都要剛,多麽榮耀的桂冠!

怪不得現在女孩子不要生孩子不要做母親。

別說這是躺平一代的懶惰與軟弱。

有一本著名的書叫《成為母親的選擇》,作者是以色列社會學家奧娜·多納特,這本書的英文原名“Regretting Motherhood”(後悔成為母親),你看,名人也有這心思。不直譯,為啥?

以色列政府給予婦女生育的福利可是很高很高的,遠超許多發達國家。媽媽們肯定不用像張敏一樣拚命掙錢養活全家,可還是不願生。

一個孩子也不生,我接受不了。生育是女人的特權,我要使用我要享用。女人沒有妻性但是天生有母性。不是為傳宗接代,是為自己的快樂也要生一個。

可是我不要像張敏一樣當母親。

做母親是一種人生選擇, 我選擇做一位孩子喜歡的好媽媽有責任有擔當稱職的好媽媽,但是不選擇做一位張敏式拚命的媽媽。

有位女作家楊金鑫也寫了一本書《我們現在怎樣做母親》。她說:“這本書,也是我寫給母親的情書——給母親,也給即將成為母親的女性。情書裏,有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不要欺騙母親。別把他們當食物吞掉。。。。。”

張敏,願你在那邊做一個不再拚命不再受苦的母親。

是以紀念2024母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