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人與啤酒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4-05-01 10:56:33

剛剛看到一則消息,說哈爾濱啤酒查出了致命毒素——

“近期,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選擇》月刊對啤酒進行了檢測,並發現哈爾濱麥道啤酒中含有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即嘔吐毒素,簡稱DON),每公斤26微克。”

這本來就夠驚掉國人下巴的,結果哈啤來個辯解聲明,說這個批號啤酒隻供應內地不供應香港。這番話無疑火上澆油,一下子把草民的忿怒點燃了:幾個意思,俺內地草民就該著喝有毒啤酒?

額滴個娘!怎麽弄出這麽一個幺蛾子?丟銀哪。。。。。

逼得我還得來一篇哈!

我非常認真地想了想,對了,哈啤早就賣給了百威,這毒一定是美帝國主義給下的!

打住,打住。拋開政治陰謀與愛國情懷,咱單說哈爾濱人與啤酒吧。

哈爾濱人視啤酒為驕傲,1900年,俄國商人烏盧布列夫斯基在哈爾濱建立起了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取名哈爾濱啤酒,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家啤酒生產企業。從此啤酒紅腸大列巴成了哈爾濱人標配。

馬車拉著裝滿啤酒的橡木桶,行駛在中央大街上,“噠噠噠噠”馬蹄輕敲石板,那是一曲多麽歡快迷人的樂聲啊。

“Picnic”,近年在中國是時尚,俺哈爾濱早就風行了。夏日裏,太陽島上野餐的人們伴著手風琴聲暢飲的也一定是啤酒不是二鍋頭。

如今的中國大連有啤酒節,青島有啤酒節,廣州也有啤酒節,規模宏大盛裝招搖,有錢啊任性耍橫,可是第一個啤酒節是哈爾濱辦的,已經辦了快40年了,是那些啤酒節的大哥,甚至父輩!雖說隨著黑土地的衰落,哈爾濱啤酒的名聲一落再落。但是悠久的曆史可不是靠錢就能堆起來的呀。就像老爺爺老大哥捋著白胡子看著小的們鬧騰,雖然蹦不動了,但威嚴輩分無法撼動。

現在生活好了,喝啤酒是家常便飯,不吃飯也得喝,大姑娘小媳婦也喝,可是六七十年代,哈爾濱人愛喝啤酒全國第一。怎麽喝?用水桶裝臉盆裝,用廣口的罐頭瓶喝。我跟我家先生相識第一次逛街,從中央大街這頭走到那頭鬆花江邊,(我們叫江沿兒,“沿”要發四聲),天熱口渴,就坐在啤酒大棚子裏喝啤酒。

記得看過一部意大利電影,說一個貴婦人坐遊艇出海不幸遇到大風浪,船翻人落水,救上來缺得了失憶症,於是就跟著救他的漁民一家過日子,學會了喝啤酒,據說貴族是不喝啤酒的,所以她恢複記憶回到豪宅,拿起一杯啤酒時,驚呆了其他高尚一族。

看著電影,我才弄明白,原來在西方啤酒就是平民享受,就是大眾撒酒歡兒。

喝啤酒撒歡兒的基本是男士,哈爾濱小夥子喝啤酒論“件兒”,一件就是一箱,24瓶。幾個人一件兒一件兒喝,中間還不許上廁所。

哈爾濱女士不怎麽喝啤酒,但是真喝起來絕對有氣勢。

1976年夏天到呼倫貝爾大草原,在蒙古包裏吃完手把肉,喝了白酒啤酒,傍晚,一車人回駐地。大巴車開不了十幾分鍾,就得停下來,“男士左邊女士右邊”,幹什麽,哈哈,倒水啊!

不過,車上連我2個女生,一次也沒有下來過。就這不動聲色,震住了來自兄弟省份的滿車酒徒。

不知哪一年在中央大街上有一座銅馬車的雕塑,很受遊客歡迎——

我覺得還是缺了點味道,什麽味道?酒味啊。看我這家這件如何——

附:我的“酒文章”——

曾經海量白黃紅:關於酒的那些事兒之一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1506/7517.html

酒桌上的第二十二條軍規 關於酒的那些事兒之二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1506/8317.html

醉酒不堪露真容 關於酒的那些事兒之三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5898/201506/10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