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黑龍江之二:伯力(哈巴羅夫斯克)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3-06-21 08:32:14

黑龍江與烏蘇裏江的交匯處對岸有一個比海蘭泡(布拉戈維申斯克)大得多的俄羅斯大城市,中國人叫“伯力

1893年這片土地割讓與沙俄,更名哈巴羅夫斯克。清政府繼而退守牡丹江另立勃利,如今屬於黑龍江省七台河市下的一個縣。

如今的勃利縣沒啥名氣,但是也出了一個名人:速滑女將王濛。

伯力還是勃利都是滿語豌豆的意思。

伯力我沒有去過,但是,這個地方跟中國的一段曆史有緊密聯係,很值得一說。

1941年艱難困苦中的抗聯一部分進入哈巴羅夫斯克附近鄉村,在那裏修整訓練,組成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蘇聯當局將該旅列入蘇聯紅軍遠東方麵軍建製,番號為遠東方麵軍第88獨立步兵旅,由周保中任旅長。88旅成員一半為中國人,另一半為俄羅斯、朝鮮人,金日成曾任該旅一營營長。當時的88旅不僅接受步兵常規訓練,同時也接受跳傘、滑雪、軍事識圖、無線電等技能訓練,同時向東北派出小部隊進行偵察營救等活動,儼然一支特種兵。

88教導旅營地舊址位於距哈巴羅夫斯克70公裏的一片密林中。遺址內現存一片墓地,內有當地政府為88旅犧牲戰士和家屬(姓名、國籍不詳)樹立的一處紀念碑和五處覆蓋石板的棺木。石碑上用俄文寫這裏埋葬著1941年至19458月駐紮在維亞茨克村的蘇聯紅軍遠東方麵軍第88獨立旅戰士和家屬

營地遺址中還有當年房屋地基、戰壕等遺跡。遺址的部分區域已被私人購置,建有療養院等。2013年東北抗聯教導旅與維亞茨克村共同在遺址內一片空地上建立了一座小型紀念館,麵積約15平方米,展品主要為曆史照片(包括時任營長的金日成照片)、相關曆史書和少量實物,沒有留言簿。

2015年中方出資在遺址現存基礎上修建東北抗聯教導英烈紀念設施,包括英烈廣場和烈士墓園。俄方負責日常管理和維護,免費向中國公民開放。

88旅隨蘇聯紅軍反攻東北後,伯力又迎來了一個特別身份的中國人:溥儀。

1945819日,溥儀在沈陽機場成了蘇軍傘兵的俘虜,先是赤塔輾轉又到了伯力——哈巴羅夫斯克郊區的科拉斯那亞列奇卡——中國稱之為“紅河子”收容所。相隨的還有弟弟溥傑、侄子、妹夫一眾人等。這個滿清第12代皇帝,回到祖上丟的外興安嶺,不知作何感想。

烏蘇裏江邊一座古老幽靜的二層小樓,這就是羈押溥儀的地方。其中一樓溥儀居住過的地方,如今辟成溥儀陳列室

好像心有靈犀,我寫伯力,恰逢炎黃春秋登載了老同學相關一篇文章,經作者同意,把他在那裏拍的照片發在這裏,以饗各位。

溥儀在伯力軟禁五年,蘇亮當局對他不錯。他甚至想加入蘇聯國籍加入蘇聯共產黨,唯一就是不能回中國!他對他的侄子兼繼子毓喦說你一貫盡忠效力,對我忠心不二,從現在起,立你作為我的皇子隨後,他們伏在地上,向列祖列宗三跪九叩,毓喦又向溥儀三跪九叩。

想一想有點滑稽。但是對他們而言,那應該是一個既沉重又莊嚴的時刻吧?

195081日,溥儀與偽滿洲國其他263名戰犯從伯力到綏芬河由蘇聯移交給中國,後被送撫順戰犯管理所10年。溥儀的囚犯編號是981

196710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終年62歲。

相比中國曆史上大大小小的亡國皇帝,被毒死的南唐後主李煜,投海自盡的南宋幼主,煤山自縊的明帝崇禎,還有俄羅斯末代沙皇被處決的一家……

溥儀最初安葬在八寶山。這有點不倫不類。1995年遷葬到清西陵的華龍皇家陵園。溥儀墓距離光緒皇帝的崇陵後圍牆僅200米。 

他最後也算認祖歸宗壽終正寢了

 

注:未經許可,請勿轉載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