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瓊橫行全宇宙:這班人要衝奧斯卡嗎?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2-06-05 05:22:10

這部電影近來大紅大紫,在爛番茄上獲得97%的新鮮度,平均得分8.710;觀眾投票獲得92%的分數,平均得分為4.65;網站評價說,這部電影“以專業校準的感官衝擊力而不負其名”;在metacritic上,這部電影也獲得82分(滿分100分)。

這部電影的名字就不同凡響:《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大陸翻譯叫《瞬息全宇宙》,感覺懵懵;影片自己給了四個漢字《天馬行空》,這個貼合編導的想像力;倒是台灣翻譯《媽的多重宇宙》還有點意思。因為電影主角就是一位媽媽,一位最普通最底層的中年媽媽幻想如觀音娘娘如齊天大聖般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救苦救難救自己。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算是帶功夫的科幻片。今年325日北美上映。憑借著天馬行空的想象,以及搞笑荒誕又充滿哲學寓意的雜糅風格,讓喜愛者大呼過癮,成為今年最大的黑馬之作。

電影是寫一個華裔移民家庭,雖然選擇了典型的華裔喜歡經營的自助洗衣店作為故事的環境,但是這隻是一個舞台,上演的劇情不涉及種族問題,甚至不涉及移民問題,是北美家庭繼而是每個家庭每個母親都會麵臨的問題。

楊紫瓊飾演了女一號媽媽,這個所有事情都搞得亂七八糟的中年母親生活中正麵臨著難以解脫的困境:老公軟弱還想和她離婚;女兒叛逆還搞同性戀;父親對她從小不滿還要她負責自己的生日派對;還有洗衣店裏各種奇葩顧客,國稅局挑剔嚴苛的辦事員。。。。。。

“這該死的生活為何這麽操蛋?我為什麽這麽差勁?”

驀地,貌似窩囊的丈夫悄悄告訴老婆,他其實來自另一個宇宙。這個“臥底”丈夫說,世上存在很多個宇宙,也有很多個“她”,冥冥中這些“她”的命運有所聯係,而這許許多多個宇宙的命運,如今掌握在這個“她”的手上。

於是,楊紫瓊得到在各個宇宙間穿越騰挪的秘訣。

一會兒機緣巧合成為了電影明星;一會兒是被競爭對手壓製的廚師;一會兒長著軟趴趴的“香腸手”,和稅務局的惡女人成了戀人;一會兒她是戲曲演員,一會兒是樹上的布偶,一會兒是山巔的啞巴石頭。。。。。

所有這一切令人眼花繚亂雜亂無章的事件、無厘頭的經曆搞得觀眾也有點傻乎乎,本老太最初看得稀裏糊塗。可是堅持看到最後,你又被莫名地感動了。於是打起12分精神,再看一遍!

忽然有些明白了,其實楊紫瓊瞬間穿越的那些宇宙,那些平行宇宙,也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腦海裏。難道你沒有幻想過自己的人生重來一次的感覺嗎?難道你沒有扮演全然不同的人生角色的欲望嗎?難道你沒有做過一些時空顛倒角色錯亂的美夢或者噩夢嗎?

許多影視劇一眼看到底,即使有所懸念,一旦知道了也興趣索然。但是有些文藝作品值得一品再品。《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不能說像經典一樣耐看,但是確實在荒誕不經的情節中能讓你站在不同層次,通過不同角度,一再地品出不同滋味。

楊紫瓊一直被認為是最優秀的亞裔武打演員,這一次年近花甲的她要在眾多角色眾多情緒中不斷變幻瞬間轉化,千麵人一般,演技大大得到釋放。有數據統計,楊紫瓊是近20年來首位主演好萊塢影片且超過44歲的亞裔女星。報道說,這部電影的成功,代表楊紫瓊在選美冠軍、武打明星等身份之後,終於獲得了“好萊塢一直欠她的認可”。

      

其實,這部電影可欣賞的不止楊紫瓊,飾演她丈夫的關繼威,因《奪寶奇兵2》裏的小童星一舉成名,著名導演盧卡斯、斯皮爾伯格都對他的拳腳功夫大加讚賞,關繼威在這部電影裏的武打動作瀟灑漂亮,大有當年成龍李連傑之風;

      

飾演她父親的是93歲高齡的吳漢章,曾在好萊塢700多部影視劇裏扮演角色,剛剛在星光大道留下手印;

      

還有扮演稅務官的傑米·李·柯蒂斯,在《真實的謊言》裏與施瓦辛格搭戲,因此獲得金球獎,天生的冷幽默,寶刀不老,把個一板一眼的稅務官演得活靈活現。

      

編導是一對年輕人丹·關和丹尼爾·施納特,從來沒有聽說過。2016年他倆拍了一部電影《瑞士軍刀男》就是想像力出奇、怪誕。所以今天的成就也不是憑空而得。

這部電影別出心裁。我覺得,如果電影就停留在母女倆在另一個宇宙是兩粒不能說話的石頭相繼滾下山崖就打住,是不是更好?

據說,電影裏許多向經典致敬的鏡頭,很遺憾,孤陋寡聞的我體會不多。但是我要致敬60歲的楊紫瓊,寶刀不老出鞘鋒利的楊紫瓊!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影評,可以幫助我們從另一角度理解影片。恕我懶惰,幹脆大抄特抄於下,供諸位參考——

(注意!注意:!以上是本人一字一句從自己個兒腦袋裏擠出來的,下麵一大篇轉自知乎。勿謂言之不預!)

看了一些導演的訪談之後,我才意識到,這其實是一個講 ADHD(注意力缺陷障礙)自我救贖的故事。

由虛無導致的荒誕主義是殼,be kind 與愛是答案,而 ADHD 的發散、困惑、混亂是主線,貫穿始終。

電影艾芙琳主角就是一個典型的未確診患者。電影開頭男主在和她溝通的過程中,她好像總是聽不進對方的話,一會說一件待辦;在給客人拿衣服時,明明東西已經在手邊了,但看到電視屏幕上的歌劇、聽到旁邊閑聊的「也許你可以去試鏡」,她便開始走神憧憬想象(這也恰好和另一個宇宙成為明星相呼應);更直觀的奇怪表現是,她的報稅單出現了卡拉 OK 機等一係列稀奇古怪的玩意,男主解釋「我妻子總是容易把工作和愛好混淆」……

電影中最主要的形式設定多重宇宙,其實也正對應了 ADHD 患者們的大腦中經常在發生的事情。每天都在做白日夢,一瞬間就能從一個宇宙跳躍到另一個宇宙,思考時的思維發散得就像影片中的那個模型一樣:

為了幫助不了解 ADHD 的知友理解下文,先解釋一下概念。ADHD 的全稱是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缺陷障礙),主要表現包括:注意力難以集中、容易被外來事物分散、思維發散跳躍天馬行空、耐心差、容易打斷別人的話。

導演關家永也是一名 ADHD 患者,而且是通過這部電影才開始就醫、確診。據說,他最開始的設想是,把主角設定為 ADHD 患者或許會很有趣(當時大概隻是聽過這個詞),但當他一上網開始查資料,這一口氣就看到了淩晨四點,把他能找的資料都讀完,哭了——「天呐看來我應該是得了 ADHD——這也是許多成年患者在了解這個病之後的第一反應。

在中國,因為一部分兒童患者會表現出過於多動調皮衝動的症狀,被家長注意到,進而才就醫確診,所以這個病又被稱為「多動症」,但這個俗稱也造成了大眾對它的刻板誤解。

其一,它並不是隻存在於兒童身上,患者們會將其攜帶至成年,所以成人也會有 ADHD;其二,不多動不代表就不是 ADHD,因為它分注意力缺陷型、衝動控製障礙型、二者皆有型,其中注意力缺陷型的患者通常表現很可能是一個人安安靜靜坐著發呆走神,所以容易被忽視。

我能想到的一個最經典的注意力缺陷型小女孩的場景大概是這樣:講台上老師正在講著課,她盯著老師一張一合的嘴巴,實際上腦子裏想的是:剛剛窗外飛過了一隻蝴蝶,這隻蝴蝶花紋可真好看啊——咦為什麽我們平時看到的蝴蝶都是白色黃色的呢,不過白粉蝶是害蟲——突然想起來有個電影場景是農村小女孩去城裏,看到白粉蝶第一反應是打死避免它偷吃菜,但周圍城裏人很少見到白粉蝶所以不理解她——如果是我的話 blabla……

看,僅僅是窗外飛過一隻蝴蝶,已經足以讓她開始發散聯想,無窮無盡。表麵看起來她還是認認真真地在看著老師講課,實際上腦子早已飛到外太空(所以很多 ADHD 考試成績不太好,因為專注聽課這件事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困難了)。

喬布隨意跳躍任何宇宙任何地點的能力,像極了 ADHD 的大腦,每天都有稀奇古怪的新信息在爆炸性地跳出,以至於相比之下顯得日常生活實在過分無趣。

女主伊芙琳自然也是這樣長大的,她總是處理不好事情,把一切搞砸。年輕時不顧一切離開父親和家鄉,去往陌生國度闖蕩;和女兒相處時控製不好自己,明明想緩和關係,卻為了逃避開始轉而批評對方身材;丈夫也因為她的飄忽和不耐煩,感到缺乏關注。簡而言之,她的生活充滿了混亂。

片中有一句關鍵台詞:“喬布是你創造的”。按照劇情的理解是,她的偏執和過度嚴苛導致女兒喬無法承受壓力,思維被過度開發,變成了喬布;但從另一層含義上,喬布又何嚐不是她自己?不論是對生活,還是對自己的思維和行為,她一直都缺乏控製力,這種失控感令她混亂,讓她自我譴責。在日複一日的瑣碎生活中,她忍不住想象,如果當時不這麽選,如果在另一個世界,我會不會過得更好?但即使有另一個世界又怎樣呢?這種虛無讓她困惑迷茫:一切終將消逝為碎片,這麽努力維持瑣碎生活,又有何意義?

喬布就是這所有負麵情緒的累積產物,或者說,喬布是一個被遺傳的極端版本的 ADHD

喬布讓一切都變得更加混亂,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寄希望於伊芙琳能給她一個存在意義的答案,這個答案也隻有伊芙琳能給。

經曆了這麽多,即使世界再大、未知的可能性再多、這裏再平凡糟糕,我已明確此心,是希望永遠和愛的你們待在一起。所以我選擇在這個小小宇宙中,珍惜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光。

作者:巫冬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1280169/answer/2496562929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