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我的車》:村上春樹終於得獎了!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2-03-30 07:32:30

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村上春樹,借著同名小說《駕駛我的車》改編的電影,終於獲得了大獎。

《駕駛我的車》乍看就是渣女和綠帽男的故事。特別泛濫的主題。但是卻深刻地揭示了人性,解釋了常常不敢正視的人性。

渣女在序幕就沒了,可綠帽男糾結地活著。他說,他才47歲,活到60歲死,還有13年,不好熬!這是日本人的生死觀嗎?

小說改編的電影,能否忠實於原著是個傷腦筋的問題。

村上春樹的《駕駛我的車》幾乎都是家福跟女司機在汽車行駛途中的對話,如果簡單地理解“忠實”,拍成電影一定很沉悶。村上春樹的小說善寫孤獨與悲傷,人在大都市裏的各種各樣的孤獨各種各樣的悲傷。可是這種情緒如何電影化,是個難題。2010年,《挪威的森林》搬上銀幕,口碑票房雙雙慘敗。至此,電影人不敢輕易給村上春樹的小說換馬甲。

《駕駛我的車》小說也是淡淡的,當年一目十行讀過去,印象也是淡淡的。

但是電影改編無異是成功的,震撼人心的。

首先理順了結構。把原來倒敘的方式改成按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來演繹,看起來更流暢了。

其次把所有對話的內容轉換成了真實生活的場景,更符合視覺藝術的特點。

更重要的是,將村上春樹要表達的思想應該做到了準確又通俗的表達。

不敢多敘述故事,畢竟剛剛頒獎。電影近3個小時,需要循序漸進,慢慢接近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因此絕對不能劇透。

《駕駛我的車》是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第一篇。喜歡海明威的讀者應該記得海明威的同名短篇集,中譯名同樣為《沒有女人的男人們》(《Men Without Woma))。

       

村上春樹在序文中提到海明威這部短篇集的書名,認為比起強調作為主體的“Men”“Without”帶出的的欠缺感更重要。

導演濱口也曾多次在電影《駕駛我的車》的相關采訪中表明,女性的不在場正是男性恐懼的根源。

看來他真的讀懂了小說,才真正演繹出電影版的村上春樹,電影版的《駕駛我的車》

每個人都有自己麵對世界的方式,包括如何承受痛苦,如何走出陰影。男主人家福通過逃避來保護自己,小心翼翼捂著傷口和對妻子的愛,不曾想那其實也是一種無形的傷害。妻子音因為無處訴說,隻能以自己的方式宣泄。。。。

年輕的女司機渡利也是如此。他們在一輛車裏分享這些體驗。就像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也可以分享麵對這一切的體驗

電影裏有一段令人難忘。女司機渡利駕駛著車下開進悠長的隧道,“渣男”高槻與家福坐在後座。他說:無論多麽了解對方、深愛對方,我們都無法窺探別人的心……如果你真的想看清別人,首先得凝視自己。

雖說是“渣男”,但是這些話說得真好!

演員也好,兩個都好。西島秀俊的演員家福,三浦透子的女司機渡利。不僅外在形象與小說相近,全劇話少動作少,全憑眼神傳遞感情。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