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話真相真故事才真有生命力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1-02-03 09:18:30

一直以來,宣傳主旋律的奉命創作,是很受人詬病的。不是人們不喜歡歌功頌德的作品,而是一旦戴上這頂帽子,就難免地虛假難免地粉飾,常常落入“高大全”的窠臼:曆史可以美顏,真相可以模糊,空話代替了真話。就像你麵前有這樣一個人,噓噓乎乎,撒謊撂屁,裝成正人君子的樣子,居高臨下教訓人,你會信服他嗎?你會跟他交朋友嗎?

但是去年冬天開始,一批絕對正能量的影視劇“打槍的沒有”,靜悄悄地進了咱們村。

先是《巡回檢察組》,大幕一拉,鑼鼓一敲,上來就是砸場子告大狀:砸表揚先進的場子,告檢察院的大狀。“狗吃良心,貪贓枉法”,這麽狠的話!太不尋常了。接著,當胡雪娥得知那些監獄掮客被抓後,嚎啕大哭:“要不你就當貪官,你收了錢好給我們辦正事,我就怕你不貪也不清,你就整天的推皮球啊”!

仔細揣摩這句話,絕對是句大實話。那些貪官也是能官,因為能,才會送錢讓他辦事,可是更可怕一大批不作為的官僚,貪汙腐敗也許沒有他們,但是他們幹了什麽正事?一張報紙一杯茶,像個門神坐在那裏,一輩子除了管卡壓,幹過幾件像樣的事?

《巡回檢察組》揪出了上至檢察院副院長、監獄副監獄長直到小獄警的一串司法敗類,也是頭一遭。雖然還有不足,但是它勇敢地讓錦袍下的虱子露出來,掀開簾子讓人看,已經功莫大焉。

然後是《大江大河2》。除了第一部裏的正麵人物繼續成長外,這部戲寫了一個化工部計劃司的司長路小拉。計劃司長堪比一個副部長!那麽年輕憑什麽?當然路小拉算是有能力有抱負,可是有能力沒後台就能迅速爬升嗎?記得電力一姐說過一句話:“我是一個台階一個台階上來的”。你是每個台階都走了一遍,問題是你走十個台階用的時間還沒有普通幹部走一個台階的功夫長,為什麽?地球人都知道 。

我看的最後一部正能量大戲是《山海情》。說老實話,雖然是老太婆也願意看錦衣華服時髦時尚的影視劇——至少養眼哪!土戲苦戲不怎麽喜歡。娛樂嘛,整得髒兮兮苦哈哈的不爽。又聽說 是“帶帽兒”的正能量,一點興趣也沒有。感謝文學城一群追劇的戲迷網友,都在誇都在讚,所以才點了進去。

確實不錯。不說張嘉益、尤誌勇的活靈活現,不說閆妮、姚晨武林後再次合作,就是黃軒熱紮依這兩個年輕演員,都把自己完全投進了戲中,灰頭土臉不容易。劇中西海固那種苦我沒見過,但是我在黑龍江也曾經裝模作樣訪貧問苦過。其中有一家,妻子因其又懶又窮跟人跑了;兒子上了住宿初中,不願回來;他一人在家,冷鍋冷灶,天天縮在炕頭放一棵圓白菜,有時放點鹽或者抹點大醬,就用小勺挖著吃,連燒火做熟了吃都懶。真看得你目瞪口呆!

劇裏還寫了那種“政績工程”,來一個領導新開一個工程,幹半截拍屁股走人,哪裏隻是海吉,哪裏隻是一個縣,那些年全國各地到處都是這種半截子工程,到處都是政府欠工程款!

正能量主旋律的戲,火了;又苦又土的戲,又火了。

為什麽?

因為真實,從服裝道具到場景環境,完全按照年代走,絕對沒有大背頭的八路軍,手撕鬼子那麽惡心的鏡頭,也沒有P過的矽膠臉。

正能量主旋律的戲,火了;又苦又土的戲,又火了。

為什麽?

因為有真相說真話。沒有回避矛盾沒有粉飾太平,腐敗的貪官,黑獄的內幕,官場的勾心鬥角,八分錢匿名信就能整倒你的惡風,熱衷形式主義的政府,又窮又懶的山民。。。。

好戲也帶火了年輕的演員。王凱從《琅琊榜》一直走到《大江大河》;熱紮依憑借《山海情》大受好評。充分說明一個道理,不是演員不會演,而是劇本不好導演不好,把演員帶到邪路上了。所以奉勸想出名的演員們:選個好劇本找個好導演算是揚名的終南捷徑。

說到劇本說到導演,一定要說說東陽正午陽光,說說山東影視。這個集體真不錯。

他們那部膾炙人口的《琅琊榜》,上映五年了,很多劇情早就忘了,但是我記住了一心洗清父輩冤屈的梅郎那句話,真相,我要知道真相!

也許,他們就是秉承這樣一個宗旨,追求真實追求真相,才生產了一部又一部讓人們叫好的影視劇。即使有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即使有不得已,人們也理解。

想起了幾乎同時推出的一部大戲《大秦賦》,那麽大陣容,那麽多好演員 ,那麽精良製作,為什麽最後慘敗?絕不是40多歲張魯一演了13歲的嬴政那麽一個技術錯誤。關鍵還是假。秦始皇有功有過,橫掃六合統一中國,書同文車同軌算是曆史功績,然而他專製殘暴,以至於民心喪盡二世而亡,這部戲卻刻意掩蓋竭力拔高,枉顧曆史的真實,那種處處可見的諂媚,可能秦始皇再世也想不到吧?

沒了真實沒了真相的作品,哪裏還有生命力?

小時候看電影,要是有叫人害怕的鏡頭或是音樂,我會捂住耳朵緊閉雙眼。對孩子來說,這很有效。可是我們是成年人,不能因為真相醜陋真話難聽,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吧?

一個挺有名的美國哲學家哈裏?弗蘭克福 (Harry G. Frankfurt)2005年出了一本書《放屁》(On Bullshit),,也有翻譯《論扯淡》的,暢銷一時。他認為屁話比謊話對社會危害更大,因為屁話企圖操縱他人觀點,根本不在乎真假。雖然有評論認為他的書針對與他意見相左的流派,但是此話不虛。老頭意猶未盡,又寫了一本《論真實》(On Truth),告誡我們蒙上雙眼不看現實,一點兒也不會降低事實的危險和威脅,隻有逼著自己直視,才有機會解決存在的問題和災禍。對外部世界如此,對我們自己亦如此。

上一張弗蘭克福肖像,挺像學者,不像說粗話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