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八百壯士》與謝晉元團的後來事
文章來源: 花似鹿蔥2020-08-22 08:06:21

《八佰》終於上映了,據說國內點映日日新高,好評如潮,票房收入可觀。在海外的我們雖然還不能在大銀幕觀賞,但是拜互聯網所賜,也以各種方式看到了這部期待已久的電影。

忍不住說幾句吧。

跟台灣1975年的老電影《八百壯士》比較,技術上無疑大大進步,以川軍的視覺進入,一開頭就是無比慘烈的戰場戰事,將觀眾迅速帶入規定情景。也見導演的功底和意圖。尤其是對很敏感的送國旗掛國旗的史實,既不能回避還不能過分渲染,也算是煞費苦心。

不過就整個影片的主題和呈現方式,感覺新老“八佰”大同小異,很少突破。

由此看得出,海峽兩岸雖然意識形態不同,但是文化傳統根基是一致的。

試舉兩例:

一是“文以載道”的文化傳統,兩部影片載的都是當下政治的道。《八百壯士》一板一眼從上到下介紹主戰場的態勢,顯示國軍上下同仇敵愾,到了四行倉庫,電影差不多過半;《八佰》則側重戰爭殘酷,尤其渲染了逃兵的行為,揭露國軍內部的問題;《八百壯士》將童子軍楊惠珊送旗前前後後仔仔細細寫了很長一段,鏡頭裏那麵國旗始終高高飄揚,蘇州河對岸百姓和外國人都莊嚴肅立,彰顯愛國主義情懷;《八佰》則重點在謝晉元決定掛不掛旗的決策上,和戰士們前仆後繼護旗的壯烈中,突出的是民族頑強抗爭的精神,國旗上看得清楚的是紅色,青天白日被巧妙地模糊了。

二是“為尊者諱”的文化習俗,追求高大全。《八百壯士》寫謝晉元寧死不撤退,最後妻子兒女在橋這邊擁抱了他,全軍列隊,謝晉元高頭大馬揮手向前;《八百》結尾在停留在謝晉元負傷倒地勉力支撐的瞬間,和全團冒著日寇阻擊的炮火奮力衝過新垃圾橋的過程。兩相比較,都鼓舞人心,有著很強的象征意義,既表現了英雄的高大威武,也顯示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抗爭精神。

兩部電影政治上無比正確,宣傳上無比準確。可惜,都多少粉飾、回避了曆史真實。

我想看到的八百壯士,應該包括謝晉元和他的團撤進租界後的四年。

英國人扛不住日寇威脅重壓,繳了謝團的械。謝晉元和他的官兵們在租界處於軟禁狀態達4年之久,期間對於人的考驗並不亞於戰場。為什麽人不怕死,卻熬不過折磨?謝晉元不屈不撓,在租界堅持軍風軍紀,幾經周折升國旗,拒絕汪偽的招安。。。,這樣的愛國情懷和堅韌的意誌難道不值得寫嗎?

我想看到的八百壯士,應該包括謝晉元最後沒有死在日寇的槍林彈雨下,卻被自己反叛的士兵刺死(據說是紅軍投誠過來,後又準備投向汪偽),這令人驚愕的一幕難道不值得深思不值得寫嗎?

我想看到的八百壯士,還有那些官兵們的結局,謝晉元去世後不久,日寇終於撕下了最後一塊麵紗,露出猙獰的本性。他們衝入租界,將孤軍營的官兵們關進監獄,充當苦役,。。。他們受盡折磨,最後逃出魔爪,輾轉回到重慶。這樣曲折艱辛的回歸難道不值得寫嗎?

兩部電影都截取最令人矚目最激動人心的一刻,這沒有錯。但是差不多六十年過去了。我們跟那段曆史拉開了一些距離的時候,除了宣傳,不應該有更多的思考嗎?

亞裏士多德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隻在於生存。

好期待有人願意寫這樣完整的、有反思內核的八百壯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