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嶺大捷和長津湖戰役的有趣比較
文章來源: 高靈均2015-09-02 06:27:49

最近有關國軍和我軍的的爭論和多,好像一定要比一下分出高低來。這讓我不禁想起這兩場相當有可比性的戰役來。那就是國軍打的萬家嶺大捷和我軍打的長津湖戰役。
軍隊的好壞,除了決定勝負的戰鬥力,還要看指揮員的作戰意誌,士兵的戰鬥精神和戰術素質,當然最後最重要的是戰鬥的正義性,是否是站在道義的一邊了。這兩場戰役非常有可比性,都是對外軍作戰,雙方參戰兵力規模差不多,敵我強弱對比差不多,戰役進行時間差不多,實在是難得的衡量兩軍戰力的尺子。
好,現在我們就開始來看一下作戰序列。萬家嶺大捷國軍三個軍七個師兩個旅共十一萬人,圍殲日軍106師團一萬四千餘人。長津湖戰役我軍九兵團三個軍12個齊裝滿員野戰師共十六萬人,這十六萬人是華東野戰軍解放台灣尖刀中的尖刀部隊,正在進行攻台準備,是我軍最強的作戰集團。圍殲的是美軍的陸戰一師和美七師一部共兩萬五千人。萬家嶺作戰十一天,長津湖戰役十五天。整個戰役規模非常相似,都是以將近七倍於敵的兵力圍殲實力強於自己的外軍。
從指揮員意誌上看,都得到己方最高統帥的注意和支持,薛嶽獲得蔣介石的支持迅速調集了所需的兵力進行了圍殲的部署。毛主席更是親自電令殲敵目標,甚至親自寫戰報新聞稿,極其興奮地全情投入。當事軍事主官薛嶽和宋時輪的戰鬥必勝信心也都是一般的高漲。前線官兵也都抱著決死到底絕不退卻的戰鬥意誌,國軍第四軍軍長歐震下令本次戰役哪個軍官命令撤退的話任何人都可將其擊斃,包括他自己,足見全軍上下早已決心死戰到底。我軍的戰鬥動員更是不在話下,隻要軍號一響,根本就不可能撤退。
萬家嶺戰鬥打響之後,十一萬國軍將106師團層層包圍分割,不惜代價對日軍據守的據點決絕進攻,湧現無數英雄事跡,比較著名的是張靈甫血戰張古山全殲守敵,腿部重傷仍死戰不退。我軍在長津湖打響之後,將美軍兩萬餘人的部隊在七十公裏的長蛇陣上切成四段,發動不間斷的人海自殺衝鋒,湧現了無數英雄事跡,比如楊根思等。前線官兵都是一樣的拚死作戰。而對陣的敵軍都是非常頑強,拚死抵抗。國軍和我軍都對敵軍發動無差別的人海自殺衝鋒,都進入和敵軍肉搏拚殺勇敢戰鬥,士氣和戰鬥精神幾號都是一樣。
經過十來天天昏地暗的拚死搏殺,戰果出來了,國軍幾乎全殲106師團,日軍僅逃出兩千餘人,鬆浦師團長幾乎遇難,其部下九千多人陣亡。106師團可以說是全軍覆沒。國軍參戰部隊也是傷亡慘重傷亡達兩萬人之多,其中陣亡將士將近萬人。而長津湖戰役以美軍突出我軍重圍安全撤離興南港為結束。戰役結束時,我軍九兵團三個軍戰死凍死四萬餘人,凍傷四萬餘人,總減員達九萬人,幾乎全軍覆沒,完全失去戰鬥力,不得不調回國內補充整休,宋時輪戰後精神崩潰痛哭流涕說無法向陳毅交代,最精銳的攻台雄獅轉眼灰飛煙滅簡直無法接受。陸戰一師從興南港登船撤離的人數是22215人,還有約1000名重傷員已直接空運日本。最後統計損失:陣亡83人,負傷後死亡20人,失蹤7人,傷506人,合計616人,主要是師輜重隊的傷亡,作戰部隊基本無損。 根據美軍戰後公布的資料,陸戰1師從10月26日至12月15日的傷亡情況(從元山登陸進入東線戰場到從興南登船撤出整個東線作戰,而非僅指長津湖之戰)是:陣亡604人,傷重死亡114人,失蹤192人,傷3508人,戰鬥傷亡總數為4418人,另有7313名非戰鬥減員,主要是凍傷和消化不良,但在戰役期間大部就已傷愈歸隊。長津湖戰役九兵團自己幾乎全軍覆沒的圍殲並未給美軍造成明顯損失。長津湖戰役戰果和萬家嶺大捷相差之大,令人目瞪口呆,可見我軍誌願軍戰力遠遜抗戰時期的國軍。
為什麽會有這麽大的差距,我分析下來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了,就是戰爭的正義性,就看軍隊是否站在道義的一邊了。國軍在萬家嶺戰役中,是真正的保家衛國,在民族生死存亡關頭拋頭顱撒熱血,一定會獲得天助,官兵為國奮戰,戰力體現肯定是超常發揮,日軍侵略我國惡貫滿盈自知理虧自然膽怯兵敗。國軍的正義性爆棚,完全就是正義之師,得勝勢如破竹。長津湖戰役正好相反,我軍助紂為虐幫助外族的斯大林金正日,吃裏扒外,對抗的是執行聯合國決議的正義之師聯合國軍,攻擊的是我國反法西斯戰爭的盟友美軍,完全是逆道違天,人神共憤,結果就隻能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了。
國軍和我軍進行的這兩場如此相似戰爭,結果相差卻如此之大,完全說明了國軍才是真正代表中華民族的正義之師,而我軍卻完全走向了反麵。曆史會驚人地重複,如果我軍不改弦更張,等待他的一定是失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