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捷生:歌德還是缺德
文章來源: 2008-05-29 04:47:39

本文標題其來有自,文革甫結束,傷痕文學潮頭迭起,卻有「凡是派」中人發表評論
《歌德還是缺德》,對暴露黑暗稱之為「缺德」,社會主義筆杆子應該「歌德」雲
雲。撫今追昔,念及李怡那篇社評的擾攘,無異於「歌德」與「缺德」爭論再翻波
瀾。

自不待言,本朝應對四川大地震,比起三十二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從觀念到行
動都進步得多。而且隻要不涉及政治敏感區(如今春藏變),信息處理便一如雪災,
都較為公開透明。比照幾乎同步發生災變的緬甸,北京對賑災物資來者不拒,至於
外國專業救助人員,雖然婉言謝絕,兩日後卻也俯允了。

然而,自由傳媒的基本姿態就是「歌德」?誰不去歌功頌德即為「缺德」?須知美
國突遭七十年不遇的「卡特麗娜」颶風,救災工作被傳媒扒糞不止,連筆者一邊捐
款給紅十字會也一邊罵政府,但要和四川抗震救災相比,美國政府真的很差嗎?非
也,它確實做得比中國政府好,對死傷者與幸存者的救護可圈可點,最壯觀的一幕,
就是國民警衛隊的直升機機群在空中排隊降落,逐一接走災民連同他們的箱籠細軟,
那情景就像諾曼底登陸戰之機群烏雲壓頂的袖珍版。他們被接到鄰近德州安頓,飽
食終日,無所事事,不用去搶險抗災又或生產自救,以致許多災民都愛上了德州,
不肯走了。
 
如此這般,美國傳媒仍不去「歌德」,對政府這那的缺失諸多挑剔,這絕非
「缺德」。政府應對得宜是應分的,對納稅養政府的人民(尤其是劫難當頭的災民)
來說,政府永遠做不夠好而應該做得更好。對政府疾言厲色的監督批評(包括挑剔
過頭的聲音),永遠比對政府歌功頌德式的感恩要好。在民主國度,政府就是供人
罵的,而不是供奉上神龕吃香油果品的。

國難當頭,質疑和斥罵統治者失仁失德,有何不可?民選的政府尚且可罵,非
民選政府反倒隻能讚美,這是甚麽道理?
 
中國災民和美國災民麵對災禍,無甚本質不同,他們也怒罵政府和軍隊以及救
援人員,為甚麽不能來得更早,搶救得更快?即便這種指摘理據不足,但他們有此
權利,豈可歸為「抹黑」和「缺德」?
 
事實上,這次地震災民多有此類指摘,其痛心激憤之狀,卻被大陸傳媒與CCTV剔
除,蓋與「主旋律」和「輿論導向」不符。然而在西方傳媒卻有真實展示,甚至連
香港電視都有此畫麵與細節。
 
說到自由傳媒的新聞取舍,是否就如前一陣「愛國紅心族」的摩登造句:「不
能太CNN了。」須知CNN在四川震區的新聞采訪,麵對蒼生浩劫,記者作報道時都淚
光溢然。即便在播出與我朝「振奮民心」和「眾誌成城」不相符的畫麵時,也充滿
人道關懷和深切的同情悲憫。
 
然而按愛國臣民的誅心之論,卻隻能歌德,否則就是缺德;可以太CCTV,卻不
可太CNN。如此愛國,這般德行,夫複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