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的日子裏-探親成了自費公派
文章來源: canhe2023-09-16 12:48:49

在瑞典的日子裏-探親成了自費公派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不但給中美關係破了冰,促發了中國的改革開放,還帶來了中國出國留學的春風。小平同誌發話說,”出國留學的腳步要加快,路子要越走越寬。“ 又說“留學生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隻派十個八個”不過八十年代的出國留學還是以公派為主。出國留學成了許多有識之士的心願和奮鬥目標。

1988年春,我收到在瑞典訪問學者先生的來信說,他轉讀一個MD學位了,在外超過一年,你可以來瑞典探親我了。

經過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我很認命地夾著尾巴做人,更加地與世無爭。如我母親所說,沒上到大學就是一座沒結頂的寶塔,就是一堆廢墟;沒有學曆,出國的念頭我一點也沒有。我也很不願意到領導那裏去要求出國探親,但為了先生,我勉為其難了。

學校外事部W處長聽了我的要求後,一句話就回絕了我,”讓你先生回家來探親吧!“我一句話都沒說,收回了申請書。

二個月後的五月,我接到先生的電話說,你很快就可以收到瑞典隆德大學的邀請信,一連幾遍強調,這是你的權力,你一定要據理力爭!準備好的話一句都沒說出口,那邊電話就掛了。說到電話要離題多說二句。那年頭打國際電話簡直就是奢侈,論分鍾算,記不得多少錢一分鍾了,總之,幾分鍾就能花掉我一個月的工資,我們得先在十幾天才能收到,一個月才能一來一回的信裏約好打電話的時間,準備好精打細算直奔主題的話語。) 

果然沒過多久,我就收到了先生附有瑞典隆德大學附屬醫院放射科邀請信的來信。先生在信中說,他的導師Dr.Lundquist很關心我們,覺得我們這麽長期的兩地分居不可思議,讓你來探親也是Dr.Lundquist提議的,在聽說沒成功後,Dr.Lundquist問,要如何才能讓你太太到瑞典來與你團聚?我告訴他,我們允許外出的人員一定要學習新知識新科技,邀請方有經濟資助才行。Dr.Lundquist問清楚了我所做的工作,請他們設備科的科長寫的邀請信。邀請信上的確有寫提供我每月3500-4000瑞典克朗的資助。1988年瑞典克朗與人民幣的兌換率好像是1比1,那時我的工資就幾十元而已。

我猶豫了好久,就怕再吃閉門羹,怕羊肉沒吃到染一身羊臊氣,最後決定先到先生國內的導師,我們的老院長那裏請教一下,我跟他有過私下接觸,同遊過宜興善卷洞,一位非常慈愛可親的老頭。

CW院長很熱情接待了我,他說你當然可以去啊!沒有學曆沒關係的,你不是去拿學位,你就是去參觀學習,能學多少是多少。英語呢,你最好一般的生活用語要會,方便自己,其餘的你先生都可以幫助你的。

我鼓足勇氣,再次為探親去了學校外事處,向W處長遞交了瑞典的邀請信。不管結局如何,也算給先生有個交代吧。

意想不到的是事情出乎意料地順利,一兩個星期後我就被叫到外事處去一趟。W處長接待了我。他說你的出國申請我向院長和書記都匯報了,好消息!你的申請被批準了!作為自費公派人員出國訪問半年。國家有規定自費公派生,對方單位如是學校幫助找的,對方的經濟資助三,七開,你因為是自己找的單位,可以二,八開,就是說我拿大頭80%。自費公派是沒有服裝費的,你自己準備吧,護照和簽證部裏給你辦。(我所在的醫院學隸屬二機部-在北京)你從北京機場出發。

寫這段經曆時,我梳理頭緒,想不出我的機票是誰買的?先生說肯定是他買的,但也記不清怎麽買的,怎麽送到我手裏的。那時沒有電子機票,我一點也沒有印象有收到他寄來的飛機票。不管怎樣,我出國探親的事是確定了,揪頭發有感覺-痛。

大事沒有一撇的事我不敢聲張的,怕節外生枝,夜長夢多。那時已經有聽聞,有人從出國的飛機上被揪下來,取消出國資格。

事情進展很快,科長H先生找我擬定了出國訪問意向書,上麵要填寫學習方向和具體項目,記得我們認真討論後寫了與我所從事的工作相關的儀器設備電腦管理和進口儀器設備引進的項目調研。外事部還帶我到市有關方麵做了具有法律效果的經濟資助二八開的公證書。

出國探親的喜悅被這意向書,公證書帶來的重擔,壓力衝得煙消雲散。(待續) 

經過三個多月的高熱和幹旱,休士頓總算有雨涼快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