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打工記-頂頭上司Claire
文章來源: canhe2022-12-13 17:26:13

我在美國打工記-頂頭上司Claire

在斯瑪瑟夫人家打工換住房期間,我還在附近一家美式快餐店裏打過工。可是我苦思冥想就是沒想出那家快餐廳的名字,到網上去找,很難從街名,美式快餐店連想起來。時隔三十二年了,那家店也許改名了,也許就不存在了,那j家店不是重點,但我記得老板是個女的,她的名字叫Vida Lee。雖然給Vida Lee打工時間不長,但期間有幾件小事我印象深刻。

在斯瑪瑟夫人家工作和生活的秩序理順以後,我又開始不安分了,因為整個的下午和晚上我都無所事事。附近沒有什麽可以上英文課的社區學校。一天我在報紙上看到山腳下有一個美式快餐館正在招聘女服務員,很想去嚐嚐端盤子的味道。那天下午就下山了。(摘自《我的第一個老板-斯瑪瑟夫人/< 斯瑪瑟夫人又生我的氣了> (點擊可進相關閱讀)

那是一家小型的家庭式美式快餐店,賣漢堡,三明治,烤土豆條和相關的美式湯,飲料和冰淇淋等。這家快餐店在我住的小山坡下去不遠處的一個熱鬧街區,記得沿街都是緊挨著的一家家商店。這家店的規模就跟連鎖的Jack in the BoxTaco Cabana差不多,有一個小小的堂吃區,主要的顧客都是 to go orders。

老板是個五十歲模樣的中年婦女,很和藹的樣子,在得知我從沒在美式餐廳打過工後,就說讓我幹busgirl。第一次聽說的職位。(現在知道busgirlj就是餐館裏給waiter 或waitress打下手的女生;而我那時幹的就是在廚房打雜,跟端盤子,接待顧客全然不搭界。)讓我第二天就可以去上班,有人會安排和指導我做的工作,工資是hourly pay,已經記不起多少錢一小時了,反正是很低的。

我找工的事,當天就讓房東斯瑪瑟夫人知道了,因為我是打工抵房租的住戶,她說我隻能在周末出去打工。我可以據理力爭下午去打工,但想想老頭如果真的再昏睡不醒,90歲的老太太一人是夠嗆的。沒有與老太太計較,就跑回快餐廳跟老板說,我隻能周末打工。Lee老板很爽快地同意了讓我周六去幹活。正中我意。因為周六我先生通常去醫院 ,周日他在家,我們可以一起去想要去的地方,況且他也不讚成我出去打工。 

快餐店上午10店開門營業,員工9點開始上班。

我的頂頭上司是一位皮膚白皙,大眼睛,臉上總是帶笑的年輕姑娘。她見到我很大方地自我介紹,她叫Claire,目前全職在餐廳工作,問我叫什麽?我說“Wuran”,“英文名字呢?" 我搖搖頭說“沒有。”她告訴我,我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剝洋蔥,洗洋蔥,辣椒,胡羅卜;切洋蔥絲,辣椒絲,胡羅卜絲還有西紅柿片和胡羅卜片,花椰菜切小朵等放三明治和漢堡,沙拉裏的蔬菜;一一指點了我蔬菜存放的地方,工作台,刀具,存物的容器,,,,感覺沒有什麽複雜和困難可言。。。

要剝要切的洋蔥可不是按個數,是一大袋地倒出來,可真的不是好玩的。Claire給了工作手套,可帶著手套剝洋蔥太慢也不好剝,脫掉手套剝,不一會兒手指就生痛了;切洋蔥更麻煩,切沒多久,我就被洋蔥的辣刺激得直流眼淚,還不敢用手去抹。Claire看到了,連忙過來說,切洋蔥前把刀在水龍頭上衝濕,這樣就不會辣眼睛了;我照做了,果真感覺好很多,Claire看著我切洋蔥,又問刀磨過了嗎?看我楞著,她立刻過來動手示範。磨刀很容易,把刀擱在一個電動磨刀器上,幾下就好了;磨好了刀,Claire就動手切洋蔥示範,切得飛快,告訴我說,切洋蔥要快,這樣就沒有汁水濺到眼睛裏了。看著Claire一麵麻利地切洋蔥,一麵還能侃侃而談,我不禁對她刮目相看。這切洋蔥區區小事也要技巧,有技術含量。Claire還教我胡羅卜切好後要在涼水裏浸泡一會兒,說這樣處理的胡羅卜吃起來口感好,爽脆。可那時候,我對生菜沙拉是能不吃就不吃,總覺得西方人跟我們東方人就是不一樣,連肚腸都不一樣 。

我在那裏因為隻做周六一天,沒認識很多人,不記得吃過他們店的漢堡或三明治,咖啡休息時的咖啡和一些小cookie(老板女兒home made分享的)是免費供應的,就知道發工資支票的是老板的女兒,我印象深的就Claire了,她不但長得漂亮,人也很好相處。

Claire叫我的名Wuran聽起來就像Yola, 有時我會糾正她。有一次coffee break時聊天,她問我,想不想要一個英文名字?我想說不要,但又不好意思,我什麽都還沒說呢,Claire就說,她可以幫我取個英文名字。我用眼神問她是什麽?她說Babara。這Babara名我好像聽斯瑪瑟夫人說起過,我猶豫著想問她是不是總統夫人的名?她沒等我答複就快人快語地問我,你的名字有什麽意思嗎?這個我會回答。我說,”有啊!,wuran means clean no dirty at all“我不知道”一塵不染“怎麽說,就這樣回答她。她說,哦!我知道了你的名字跟我的名字一樣的意思。我的名Claire,就是purity 那你就用我的名吧!?”Same name?You and me?“ 我笑著問。”那就Catherine? 差不多的意思。我說自己英文發音不準,怕把這英文名字讀錯了,我還是喜歡我自己的名字,這是我父母給的。

Claire很善解人意,她告訴我,她是第二代的法國移民,說她理解我,因為她媽媽也有跟我一樣的想法和擔心。

在美國快餐廳打工期間,除了Claire以外,我印象深的還有就是老板Vida Lee了。(待續)

 

聖誕佳節到了,家中的蟹爪蘭綻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