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國學太極拳
文章來源: canhe2017-01-12 15:28:05

《我在美國學太極》

中國人幾乎沒人不知道太極拳的。太極拳可說是中國國寶級的大眾健身運動。
我對太極拳應該說是不陌生的,我母親和三姐都是太極拳好手,我記得自己也在中學體育課上學過,可就從來沒上過心。[害羞]

2016年我的醫療保險公司給65歲以上老人新增加了一個優惠政策—免費成為各大健身房的會員。離家五分鍾車程不到就有一家YMCA健身房,雖然沒見它有24 fitness(我先前去的健身房)的桑拿浴 蒸汽浴室以及室內遊泳池,它名目繁多的健身課吸引了我,首選就是我熟悉的太極拳(名字而已)。
YMCA的課堂是鬆散型的,隨時可以插班進入。我上的第一堂太極拳課就是楊氏簡化24式的左右攬雀尾(grasp the birds tail)動作了。沒想到的是我們的華人太極拳老師不會說中文,教課全程英文,發的課程內容也一式的英文,我太極拳不記得如何做,但24式動作的名稱還記得的,我給一一作了中文注解。同學當然是international的了。
老師采用溫故而知新的辦法教學,每次上課第一個程序就是請學生中做得好的,或者自願領操的學生從8式,16式到上節課教授的內容,接著老師糾正我們的動作,讓學生提問,然後再教幾招新的。(圖一是學生領操,圖二白色襯衫者是司徒老師)也許是老人居多,進度很慢,但老師挺認真,耐心,他希望我們都能形神兼備,領悟太極拳的精神—不但強健體魄,而且修身養性,提高心裏素質。

司徒老師的太極拳課跟我以往接觸的不同。它沒有固定的叫動作名字的音樂,都是一些慢拍子的江南絲竹背景音樂,開始很不習慣,記得三姐的太極拳音樂是跟做廣播操一樣的固定音樂,且有動作口號貫穿其中。我喜歡他悠揚的背景音樂(容易使人心靜下來,專心致誌,摒棄雜念),但又常為下一步如何走不知所措。我常選前後左右都有優秀學員的地方站,方便“作弊”借鑒。

到16年年底我們終於學完了楊氏24簡式。近三個月的學習,我終於可以不要“東張西望”獨立完成一套太極拳了(僅24)。打拳時最美好的感覺是母親旁若無人,眼不離指尖地做倒卷肱動作的身影和三姐做高探馬等的優美姿勢不斷在我眼前交替浮現,而且越來越清晰,心中充滿了溫暖。什麽時候我也能像她們那樣神定氣閑地做太極拳呢?

2017新年伊始,我們開始學習楊氏40式,我有了意外地收獲,發下來的40式太極拳動作,我不用中文注腳也全都明白了,我的英文字庫又添新貨了。[偷笑]

我三姐2000年底來美參加我兒子婚禮,帶來了不僅國內親人的深情祝福,還有健身的太極拳錄音磁帶,健身用的劍和扇子和相關DVD。三姐回國的時候把這些都留給了我,希望我用他們好好健身,可是我[害羞][害羞][害羞]劍和扇子在得知媳婦參加華人健身運動時趕緊送了過去,太極拳的磁帶早就被我束之高閣,打入冷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