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的一個吻
文章來源: momo_sharon2024-05-11 16:32:34

從小就喜歡唱歌,好像剛牙牙學語時就會唱。小時候看過的電影,情節自然絕大多數都忘了,但影片中的插曲基本都會唱。等我長大了唱這些“老古董”的歌曲,經常讓人側目:這個小姑娘竟然會唱這麽多大她幾十歲的老歌!

很幸運,我的成長中正好趕上改革開放,內地開始引進港台歌曲,歌唱演員們(那時還沒有歌星一說)也模仿港台歌星、中國開始了通俗歌曲的發展。記得最出名的當屬東方歌舞團的幾位歌唱演員,成方圓、牟玄甫、鄭緒嵐、朱明瑛、索寶莉、李玲玉等,當然還有李穀一、朱逢博、蘇小明、蔣大為等等。他們的磁帶反複聽,幾乎每一首歌都會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眾多歌星中,有兩位是必須要提及的,也是我最“崇拜”的,幻想著有一天也跟她們一樣成為少女歌星,那就是程琳和朱曉琳。

朱曉琳,比程琳小兩歲,1969年出生,揚州市人。憑借一首《媽媽的吻》,紅透半邊天。

朱曉琳的《歌林新苗–朱曉琳》專輯一年的銷量就達240多萬張,創下中國銷售的最高記錄,至今無人打破。後來的《花仙子》專集也轟動一時,接著她又相繼推出了《月兒彎彎照九州》,《聰明的一休》,《那一年我十七歲》,《隻有愛是不會忘記的》,《夢江南》等在那個時代的校園裏廣為傳唱膾炙人口的歌曲。





而她最火的《媽媽的吻》,曾經唱紅大江南北,打動了億萬聽眾的心。

朱曉琳自幼愛唱歌,天生就一副好嗓子。在她四歲時,父母給她買了一個小吉他,父親教她識譜、彈小吉他.對朱曉琳的藝術發展很有幫助。曉琳上小學後,加入了當地的“小紅花“藝術團,為了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曉琳把歌唱家們演唱的歌曲錄下來,一遍又一遍著迷地學唱。

也是緣分,朱曉琳家住在一個招侍所院內,這個招侍所經常接持藝術團體,曉琳的歌聲也自然傳入他們的耳中。歌唱家王昆、李光曦及施鴻顎、朱逢博夫婦等,都在曉琳家裏聽過她的演唱,聽後誇獎曉琳唱得好。但誇獎歸誇獎,為了能以一個演員的身分登上歌壇,她刻苦學習演唱藝術,保持著自己演唱的獨特風格.反複練聲,練氣。她雖然沒有專門投在哪一位名師門下學藝,但每碰到一位藝術家就虛心求教,特別得到著名歌唱家朱逢博的指導。因為兩人都姓朱,甚至一度傳聞朱曉琳是朱逢博的女兒。

朱曉琳嗓音柔美、溫潤,像江南的小雨輕輕飄在發梢上,又像潺潺的小溪在心間緩緩流過,擱在今天,就是妥妥的治愈係音樂。她受到全國聽眾的喜歡,風光無限。十六歲時獲得了“江蘇省十佳新聞人物”的稱號,並在同年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評為“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歌唱演員”,《媽媽的吻》也被中央電視台評為“青年最喜愛的歌”。

但很可惜,出類拔萃的朱曉琳並沒有繼續她輝煌的歌唱生涯,那時也沒有明星製,唱歌要不是愛好,要不就單純是個職業。朱曉琳選擇退出而繼續學業,而後考入了複旦大學,畢業後還創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可惜沒有再現她在歌壇上的奇跡,很快以失敗告終。

後來她也嚐試過複出,但都不如意。因長相姣好,也參加過幾部電影的拍攝,也沒有泛起漣漪。江山代有才人出,一個位置有人退出,很快就會有人坐上去。






朱曉琳也一直獨身,少女歌星,過早走入社會,也過早體會到社會的風雨滄桑。或許,她和程琳一樣,早已看淡一切,隻想和自己的心過一輩子。

朱曉琳如今也開通了抖音直播,幾乎每晚都在直播間演唱。我去聽過幾次,她每次都是精心打扮,看得出是有一個團隊在操作。發型衣著都很講究,化著濃濃的妝,唱的幾乎她80年代的歌曲,也有聽眾點一些其他歌星的歌要求她唱。整體感覺聲音細了很多,氣息似乎不太夠,可能跟長期不演唱有關。

但她的直播間觀眾不少,畢竟是“名星”,自帶光環,很多聽眾就是來尋找往日情懷的。

朱曉琳最著名的《媽媽的吻》,那份深情和純情,至今還回蕩在我們心中。

“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我那親愛的媽媽 ,已白發鬢鬢
過去的時光難忘,難忘懷
媽媽曾給我多少吻,多少吻
吻幹我臉上的淚花,溫暖我那幼小的心
媽媽的吻 甜蜜的吻,叫我思念到如今”

 

今天是母親節,謹以此歌,獻給文學城所有媽媽們,也唱給我天堂裏的媽媽:媽媽的那個吻,下輩子再還.......


兩首母親節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