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與我家的“淵源”
文章來源: momo_sharon2022-11-30 05:28:17

2022年11月26日,台灣台北市市長競選落下帷幕,蔣萬安當選。

蔣萬安,蔣介石曾孫、蔣經國之孫。他的當選,意味著“蔣家王朝”卷土而來。

蔣萬安,帥哥一枚,很有明星範,感覺很具親和力,這是否也是他當選的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長相,蔣萬安的身世也引發民眾的興趣。他是蔣經國的孫子沒錯,卻不是蔣經國明媒正娶的蔣方良的孫子,而是蔣經國與章亞若(江西修水縣人)之間所生之子蔣孝嚴的兒子。萬安之名,就是蔣經國所起,為了紀念他在江西萬安縣的一段生活。

蔣經國在江西、尤其在贛州的生涯,是他在國內期間最重要的一個曆程。我曾經寫過兩篇文介紹其舊居,但基本都是對他本人的闡述,這些在各種曆史書籍上也都有記載。(請參閱拙文《蔣經國故居,離我家如此近》多圖)

今天我要說的,是蔣經國與我家的一些“淵源”。

蔣經國住所與我外公家很近,但沒有去過贛州市的人,很難想象。今天特地找了張地圖。

圖中的青蓮苑就相當於以前外公家,與著名的鬱孤台一牆之隔。這是條老街,以前稱為“田螺嶺”,是老贛州市製高點。說是製高點,其實也就是三十多米高的一個拱形土坡,兩頭低,各與大路相通,中間最高的部分就是鬱孤台所在賀蘭山。


賀蘭山出來右手邊一直走到鬱孤台的院牆處就是外公家。很遺憾,田螺嶺二十年前(?)被拆了,改成了不倫不類的仿宋街。每次回贛州去鬱孤台緬懷,都會深深歎氣,過去的蹤跡完全尋不到,越發覺得自己像外鄉人。

今年年初我還題過一首詩:

七絕·贛州市田螺嶺
墨脈


曾經歡語繞青槐,今日蕭然仿宋街。
隻剩鬱孤台寂影,淒淒訴說舊情懷。

今天,2022年11月30日,江澤民去世。不提他的功過是非,我個人覺得他還算有才華的一代領導人,書法很不錯。鬱孤台內一幅書法就是他的作品,為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而書。


從圖上來看,似乎離蔣經國故居有點遠,其實真的很近,直線距離不過百米。曆史原因,我以前都不知道蔣的故居竟然如此近,從來沒人跟我提起過,隻知道蔣經國在贛州執政過。直到2007年重新修葺後,某年春節回國,二哥說,要不要去蔣經國故居看看,就在田螺嶺,我才第一次得知。但每次來去匆忙,拖到2014年才第一次造訪。

從鬱孤台賀蘭山出口處往章江(圖中左邊藍色部分)方向走三十米左右,就到了著名的宋城牆,再沿著城牆行兩百米左右就是蔣經國故居。(大樹處)






蔣經國生於1910年,與外公年紀相仿。我還是小孩時,外公就去世了,對外公知之甚少,隻知道他以前靠寫字為生,家境貧寒。與蔣經國居所近在咫尺,肯定是經常看見,但有沒有正麵接觸,不得而知。兩人都是書法高手,或許曾經有過切磋?我是家裏最小的孩子,媽媽從來不在我跟前提及舊事,我對父母的家族往事基本不了解,知道的一些零碎也都是長大後陸續從哥哥姐姐處聽來的,組不成完整的情節。

蔣經國對外公影響極大。蔣經國注重教育,提倡文明衛生,開辦學校,號召民眾早起後刷牙,勤洗澡。這個我經常聽舅舅他們提起,他們說起這些事時,都是滿眼的欽佩。雖然意識形態的需要,中國長期進行“反蔣”教育,但公道在民心。

我外公就是按照蔣經國的號召來做的。外公共養育了7個孩子,從30年代-50年代不等,生活這麽艱辛,但都沒有放鬆對孩子們的教育。7個孩子全部都受到良好教育,個個都有中專~大學以上學曆,這對於一個普通百姓家庭來說,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而我媽也受潛移默化的影響,極愛幹淨,本來又是學醫的,更是把衛生當作大事。我從記事起就沒見媽媽睡過一個懶覺,每天早早起床,買菜做飯,然後就是打掃衛生。不管多忙,家裏永遠收拾得纖塵不染,孩子們的穿戴得幹幹淨淨。媽媽退休後跟二哥一起生活,有時也去北京姐姐家呆幾個月或者一兩年的,也到珠海陪過我。無論在哪,媽媽一直保持著這一習慣,早睡早起,每天搞衛生,家裏的地板擦得可以照見人影,不見一絲灰垢,隨便打滾都可以。我也算繼承了這一良好傳統,但跟媽媽相比,還是很慚愧,勤勞度差遠了。

這塊木匾,是蔣經國先生書贈給江西安遠縣歐陽振先生的,歐陽振因為捐款一萬元,於1940年修建了安遠中學,蔣經國覺得他慷慨可風,所以就題寫出了這塊匾贈給他。安遠中學後改名為安遠一中,我父親四十出頭時出任此中學校長,勤勉勤力,帶領全校師生一同努力,在80年代初被評為省重點中學,為學校騰飛做出了卓越貢獻。
 

要說最有“淵源”的,當屬大舅舅。但這個淵源,卻幾乎害了大舅舅一生。

我這個舅舅,也算個傳奇人物。我之前對大舅舅也知之甚少,隻知道他是北大高材生,文革期間被打倒,很淒慘,今天從大哥處才了解大舅舅不平凡的經曆。

大舅舅1933年出生。1944年冬,剛讀初中半年,就因為日本侵略而開始流亡到南京。1949年南京解放,在南京高中畢業的他隨即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政治部學習新聞業務,結業後任隨軍記者參加西南剿匪。

西南剿匪勝利後退伍,並於1954在當地以雲貴川三省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哲學係,畢業後在上海第二醫學院任教,後支援江西,並在江西農業大學任教。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打成反革命,於鄱陽湖農場勞改,1977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平反。1978年調入江西財經大學教授工作。

文革一開始,大舅舅就被打成反革命,一個很大原因是造反派汙蔑其參加過三青團。

三青團,是蔣介石於1938年4月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通過設立的。到抗戰後期,三青團的控製者變成了蔣經國。而蔣經國當時在贛州主政,大舅舅又是贛州人,於是“順理成章”,他一定也參加了這一組織。

大舅舅當時才11歲!如何參加三青團?但造反派才不管這些,邏輯、合理對他們來說就是對牛彈琴。大舅舅被鬥得很慘,大舅媽立即劃清界限,與大舅舅離婚,孩子當時才3歲,也不要。大舅舅在勞改農場無法撫養孩子,也為了避免孩子受到傷害,就托我二舅還是三舅將孩子送到贛南一鄉下農家寄養。隨著全國鬥爭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整個國家進入瘋狂狀態,舅舅他們也無暇顧及侄子,農家也搬過幾次家。時間一久,就失去了聯係。直到80年代中期,大舅兒子都大學畢業了,在一次購物時偶然被我二舅撞見,因為長得特像大舅,這才找回。

那時大舅已經組建了第二個家庭,娶了南昌郊區一女子。這個舅母長得真是漂亮,但文化程度不高,與北大畢業的大舅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和追求。短暫的甜蜜過去不久,兩人就經常為小事吵架,大舅很是苦惱。但再離婚也不現實,已經生了一個孩子,大舅隻能湊乎著過。

2020年,大舅走完了一生,駕鶴仙去,享年87歲。

長相思·思
墨脈


章水流,貢水流。流到田螺嶺下頭,華滋世代劉。
憶幽幽,歎幽幽。故地無從覓舊樓,人蹤亦不留。

(外公姓劉)
 

贛州,對蔣經國來說,留下了一生難忘的回憶。章亞若,不被蔣介石承認的“小三”,若得知蔣萬安當選為台北市長,九泉之下也會欣慰。

本來還想再謝謝蔣經國與章亞若之間的故事,篇幅太長,加之網絡上到處都有,還是罷了。
 

七律·訪贛州市蔣經國故居
墨脈


鬱孤台影隔塵喧,窗外章江波浪掀。
家訓猶存市民記,朱牆未破白蘭繁。
殷勤六載難酬誌,跌宕一生堪寄魂。
終究深情歸亞若,是非留待後人論


不管曆史如何,時代都要朝前發展。不管誰執政,都希望保持台灣的民主和自由。“不自由,毋寧死!”,血的教訓,不能忘記。


想家了,想贛州了。暫時回不去家,隻能通過詩詞和歌曲寄托鄉思。《鄉愁》,CCTV《記住鄉愁》主題曲,改編自餘光中先生的現代詩“鄉愁”。5年前第一次在洛杉磯聽到,便喜歡的不行。現在聽,有不少地方需要提高,有時間再重唱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