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看日本人做的月餅(多圖)
文章來源: momo_sharon2021-09-22 06:29:51

從小對月餅就不感冒,因為不愛甜食,印象中從來沒有完整吃過一個,最多象征性地嚐一點。

直到來到珠海,吃了廣式月餅中的蛋黃蓮蓉月,尤其是香港美心牌的,才知道月餅可以這麽好吃,第一次吃完整個。從此每年的中秋,隻要有人送蛋黃蓮蓉月,都是毫無猶豫地全盤接受。

但是其他款式的月餅、後者不同品牌的蓮蓉月,都沒多大興趣。

姐姐深諳我這一嗜好,在我來日本之後,隻要趕在中秋前後回國,都會為我準備一盒蓮蓉月。

我是從來沒想過做月餅,一則覺得麻煩,二則還是因為甜。上野的中國物產店也有月餅出售,但是那個味道實在不敢恭維,偶爾買幾個回來也隻是裝裝樣子,基本不吃。

這兩年趕上疫情,上野可是不敢去,也就打消了購買月餅的念頭。

昨天(9月21日),我卻破天荒第一次買了“日式月餅”!

其實,早就知道日本人在中秋這天也會推出一些點心。日本點心雖然好看,但大部分都太甜,我極少吃。

話說中秋前兩天,左眼角突然發疼,也不知何故。到了9月20日,越發疼痛,晚上照鏡子發現竟然有點紅腫,知道這是感染細菌了,第二天(中秋節)上午趕緊上醫院看病。

候診室百無聊賴,忽看到對麵牆上電視在播放中秋前一夜拍攝的月亮,原來是介紹中秋,頓時來了興趣,也可借機打發時間。

這是中秋十四各地拍的月亮,據介紹,這是時隔八年之久的“滿月”,又大又圓,怪不得電視節目會專門做檔節目。




這麽美的月亮,怎能不賞?既然賞月,就要吃吃喝喝,“賞月團子”是不可少的。各個點心鋪都在忙著製作呢。這團子,也就是“日式月餅”,圓咕隆咚的,可真是像月亮。



時隔八年的“滿月”,說什麽也不能辜負了。看完眼睛幹脆去趟超市,也買幾個回來,超市應該有賣的。

在日本,中秋十五被稱為“十五夜”。不出所料,超市適時推出“賞月團子”專櫃。






我買了最小的一盒。這團子,其實就是糯米球,裏麵通常是紅豆餡。




甜甜的,吃了一個,也就算過了一個中秋。

-----------------------------------------

估計不少讀者會覺得奇怪,日本人為何有“月餅”,難道也過中秋節?

中秋節,日本官方是沒有的,非正式節日。但因為古代與中國交流甚廣,受中國文化影響,民間卻存在中秋之夜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尤其衝繩一代,還是比較重視的。


公元897年,作為宮中的一項活動,首次舉辦了賞月盛宴。平安時代,貴族們在這天進行詩歌吟誦、開展風流競爭。

來看看各種團子








如今隻在中秋十五這天舉辦慶祝活動,最初並非如此,中秋十五被稱為“單次賞月”,賞月是不完整的,在那之後十三也要慶祝。

這裏需要解釋一下:慶祝十三的年代要晚於慶祝中秋十五,被稱為“後來的月亮”,農曆9月13日舉行。以前兩者配套慶祝才是“兩次賞月”,才是完整的一套儀式。並且十三又是十五滿月之前的月亮,這也反映了日本人獨特的不追求完美的美意識。

中秋十五正值芋頭收獲期,又稱為“芋頭名月“(名月的翻譯有點困難,意思是八月十五的月亮),15歌團子和芋頭一起作為供品。另,十三夜稱“豆名月”或“栗子名月”,13個團子和豆子或栗子一起祭祀。賞月,也有農耕收獲節的意思。

因為滿月的原因,賞月團子一般做成圓形。而關西一代則不同,橢圓形最為常見。

不管哪種形狀,含義都一樣,並且原料也一致。對於我們來說,哪一種都是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這天能與家人團聚,一起享受幸福、憧憬明天的美好。

隻是,看不到盡頭的疫情,把這一切都破壞了。明年,可以不用隔山隔水相望月嗎?
 

《望月》,宋祖英代表作之一,最適合中秋、適合我們海外遊子的一首歌。

月亮在天上 我在地上
就像你在海角 我在天涯

這首歌,送給回不去的你我...

 

七絕·中秋
墨脈

因何歲歲有中秋,此日最教生萬愁。
故國月圓聞笑語,異鄉風緊拍西樓。


七律·中秋夜
墨脈

院中丹桂正飄香,憶裏月團焉得嚐。
金魄渾圓同舉看,客身寥寂獨彷徨。
我歎君在雲天外,君念我猶杯酒傷。
明歲今宵或相似,惟能微信訴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