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說說莫言
文章來源: 愛旅路2014-03-07 17:26:28

--圖片來自網上


著名文學評論家和紅學家劉再複先生曾在1995年就給莫言寫過一封信,在信中他表明一種期望,希望莫言可以成為文學海洋中的一條鯨魚。他這比喻來自於高爾基的紀念托爾斯泰的一篇散文,在文中高爾基說: 如果托爾斯泰是生活在海洋裏,那他一定是一條鯨魚。

我覺得莫言的回複寫得很好:

“真正的長篇小說,知音難覓是正常的,。偉大的長篇小說,沒有必要像寵物一樣滿地打滾,也沒有必要像獵狗一樣結群吠叫。它應該是鯨魚,在深海裏孤獨地遨遊著,響亮而沉重地呼吸著,波浪翻滾地交配著,血水浩蕩地生產著,與成群結隊的鯊魚,保持足夠的距離”。

“在我周圍的文學海洋裏,沒看見一條鯨魚,但卻遊戈著成群的鯊魚。我做不了鯨魚,但會力避自己成為一條鯊魚。鯊魚體態優雅,牙齒鋒利,善於進攻。鯨魚體態笨重,和平安詳,按照自己的方向緩慢地前進,即便被鯊魚咬掉一塊肉也不停止前進,也不糾纏打鬥。雖然我永遠成不了鯨魚,但會牢記鯨魚的精神”。

“謝謝您對我的期望。但要我成鯨也不易。我大概連鯊魚也成不了。當然,孜孜不倦的努力是肯定的,挖空心思地試圖變化自己的麵目也是肯定的,不屈不饒地跋涉泥濘也是肯定的”。

莫言,出生在中國最貧瘠的土地上,有著一個充滿饑餓和苦難的童年,卻有著一顆最活躍敏感,最富有豐富想象力的心靈。

莫言選擇以寫作為生,選擇成為作家中的鯨魚,其實在很大一種程度上他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清貧而孤獨的生活方式。

我喜歡莫言的小說,他的小說有著大愛大恨,大漠板蕩,充滿生命的圖騰和野性的呼喚,在他的筆下,你會看到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高密人,一片片有生命有曆史的高密土地,他的小說給你一種蕩氣回腸之感。

雖然我沒有太多文學功底,但是相比高行健,我更喜歡莫言,喜歡他豐富的想象力和尖銳大膽的寫實度。他的想象力,可以和南美的那幫大作家媲美,他讓我們想起馬科斯的“百年孤獨”, 他的寫實,可以和歐美作家叫板,從他一部部尖銳到讓人撕心裂肺的寫實小說中讓你聯想到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

他是一個文學巨匠,中國人的驕傲,一個高密赤子。在他的文字裏,你可以看到他灌注了自己的全部生命。在他的小說裏,男人們女人們個性鮮明,極具生命張力,留下了一幅幅驚心動魄的曆史畫卷,和一個個讓人無可忘懷的普通老百姓,最可貴是他遊刃有餘的將荒誕和魔幻注入他的小說裏,讓讀者在寫實中有著無窮想象空間。

著名偉大散文家艾默生說過:唯一有價值的是擁有一顆有活力的靈魂。從莫言的小說中,你可以看到一個有靈魂的作家的沉重社會責任感和冷靜獨特的觀察視角.在他的筆下,有著中國倫理體係的瓦解,瘋狂物質刺激下的欲望無限膨脹,道德良心底線的崩潰,人已不再是一種理性的動物,而是一種受金錢和欲望驅使的變態生物,迷茫而無助,他記下了中國這個高度現代化大環境的影響下一幅幅曆史大變革的畫卷。他的作品有強烈的社會性,現代性,和鮮活的黃土地的氣息。

我想一幅幅活靈活現的現實畫麵與他的不一般的童年有一定聯係。在他在回憶錄中說道,在他年幼時,母親為了養活一家人,去生產隊幹活時,會把隊裏的糧食吞下去,回到家對著一盆清水,用一個筷子捅喉嚨眼,讓沒消化的糧食吐出來,再洗幹淨煮給家人吃。為了對付饑餓感,他甚至啃煤塊,他對整個童年的回憶就是饑餓。

看來莫言受的這些苦難應證了海明威說的:每一個偉大的作家都會有一個苦難的童年。莫言,我為你的成就而驕傲,更為你孜孜不倦的追求鯨魚精神而感動。你是一條遨遊在世界文學海洋裏孤傲而充滿活力的鯨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