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美國社會“牛郎織女”現狀一瞥 (圖s)
文章來源: edrifter2007-11-27 16:06:23

      據最近的時代雜誌報道,從2000年到 2005年,美國兩地分居婚姻增加了百分之三十,高達三百六十萬。這個數字是根據遠程家庭關係研究中心的普查結果得出的。除了軍事部署,流動性的工作以及經濟需求以外,在今天的美國,婦女的職業需求往往是造成兩地分居的主要原因。

  

      兩地分居徹底顛覆了傳統的婚姻觀念,但是研究人員開始認識到這並不必然地是一件壞事情。研究表明,兩地分居的夫妻並不比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離婚率高。根據 Rand Corp 去年發表的研究報告,軍人被部署在外的時間越長,他們婚姻鞏固的機會就越高,部分原因是因為軍人和他(她)們的配偶在分離期間會固守著他們之間那些被理想化了記憶。





      當然, 對於那些甚至連一夜分離都不能忍受的夫妻來說,兩地分居婚姻的優越性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對於像34Wendy Wu 這樣一些人來則說不是問題。作為一名為紐約 Proskauer Rose 工作的訴訟律師,Wu 2006年四月份結婚。作為合夥人,她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但她並不因此感到對離開新婚的丈夫有愧。她的丈夫在三個時區之外的洛杉磯警察局工作,在她回到紐約期間,他則忙於他的鐵人三項訓練以及和他的朋友們在一起。Wu 說,“這也許並不適合於每一對夫婦,但對我們來說沒有問題。”


 


      雇用兩地分居夫婦的公司在這件事情上可謂受益匪淺。因為有婚姻的人被認為會比較穩定,尤其是在他們的配偶不在的情況下,他們與工作也結成了一種“婚姻關係”。
Evergreen State College 的婚姻史學家 S. Coontz 認為,這代表了一種在對待婚姻角色問題上人人平等的全新態度。“婦女一旦結婚就會擱置事業的假設已經失效了。” Coontz 說,“大量的證據表明,這是曆史上第一次婚姻能夠在平等的基礎上被重新建構。


 


      甚至有了孩子以後也不會必然地結束這種格局。這項研究包括了
817000 個因其它原因而不是婚姻不合造成的兩地分居家庭18歲以下的孩子。對這些兩地分居的夫婦來說,這是很令人頭疼的事情和充滿壓力的生活方式,對一方來說是一個人撫養孩子,而對另一方來說則是痛苦的孤獨和對其配偶的歉疚感。每逢星期一,當 Karen 離開她在 Plano, Texas 的家去機場時,J. Cangas 都要和他的妻子吻別。作為 Accenture 的谘詢專家,她要去外地客戶那兒工作,要到周四很晚才能回來。J. Cangas 是做安全軟件銷售的,他要先把7歲的 Caroline 送去學校,然後把3歲的 Mitchell 送去日托。他利用午餐時間去買日用品,然後在6點鍾接回兩個孩子。回家以後,孩子們通過網絡攝像機給媽媽送去飛吻。

 

      遠程婚姻可以持續地延續下去。Ohio State University 的人際溝通學教授 Laura Stafford 說,這部分是因為距離可以延緩關係的發展,延長蜜月期,並阻礙夫妻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摩擦的發生。在浪漫關係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會保持一定程度的印象管理。” “但在遠程關係中,你總是會保持‘化妝’狀態。不管發生了什麽事情,你都會竭力避免衝突。” 專家們認為,兩地分居婚姻最困難的時期往往是在雙方向往已久的永久性團聚之後。當 Joy Tom 在分離了十年重新團聚之後,Joy 說他們至少需要六個月到一年的時間來調整適應,“因為我已經習慣了沒有他的生活。”


編自  Till Work Do Us Part by Lisa T. Cullen

~~~~~~~~~~~~~~~~~~~~~~~~~~~~~~~~~~~~~~~~~~~~~~~~~~~~~~~~~~~

Bonus Video Clips

Making a Long Distance Relationship Work for Both of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