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蘇州大年初五“迎財神”
文章來源: yuntai2021-02-17 12:10:57

昨天是農曆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是財神的生日。中國民間有“迎財神”的習俗,財神傳說是掌管人間財源的神仙,一直受到老百姓的尊崇和供奉。這反映了人們企盼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大吉大利的美好心願。

微信同學群,鄉親群裏各種相互祝福,恭喜發財的帖子鋪天蓋地而來,有家在蘇州的同學分享了他們上街“軋鬧猛”,觀摩當地“迎財神”慶新春民俗活動的歡喜場麵。在這裏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感受感受國內新春佳節的熱鬧氣氛吧。

經曆過文革歲月的我們這一代,都知道多年以前這些民俗節慶活動一概被斥之為封建迷信,早已經被掃地出門了。所以,除了偶爾聽老一輩說起過,對這類“送財神”,“迎財神”習俗尤其是具體流程不甚了了。幾十年之後,生活日益改善,逐漸富足起來的人們,卻依然深信隻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財致富。漸漸地,這麽多年來這些充滿喜感,又接地氣的民俗活動在各地又興盛起來。

看微信裏你來我往的聊天記錄,各地春節慶祝活動熱鬧非常,尤其是昨天,感覺好像全中國都在“迎財神”,僅僅蘇州一地,上規模的“迎財神”民俗活動就有獅子林,周莊,山塘街等好多場。初一那天,已分享過一位同學在七裏山塘“軋鬧猛”的所見所聞(參見本人博文:蘇州的春節很“鬧猛”。昨天初五,另一位同學也去逛了山塘街,可見那裏的節慶活動多麽的豐富多彩,引人入勝。

七裏山塘,位於蘇州的西北部,早年讀書時隻知道那裏是個郊區人民公社或是生產大隊,其實它早在明清時期即成為中國最為繁盛的商貿和文化街區。如今經過當地政府修複開發,成了重點向外界展示“吳文化”的窗口。春節期間這裏更是人山人海。

水陸交通的便利,使這裏成為商貿發達,文化繁盛的所在。

店鋪林立,遊人熙來攘往,好不熱鬧。

這幾位就是傳說的財神了。說起財神的來曆還挺複雜,而且不止一位。自古民間供奉的財神按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各有一位,就是要供奉五個財神。這其中又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如範蠡和管仲是文財神,關羽和趙公元帥就是武財神,各自穿戴不同,相貌各異。

財神來了!

這兩位應該就是東,西財神了。

五位財神集體亮相。

節日期間在此留影做紀念。這個地方以前去過,背景是個戲台。

售賣紀念品的商鋪。

街上遊人不少,是不是本地人就不清楚了。

大紅燈籠高高地掛,隨處可見,看著有些土氣,但顯得熱鬧,喜興。

本地人?

外地人?

附近的酒店也是張燈結彩,滿堂紅火。

中西合璧的“新年樹”

整個庭院都五彩繽紛,喜氣洋洋!

按節慶習俗,過了初五,年就算大致過好了,這以後就逐漸恢複日常生活,但整個春節慶祝活動要等到過了元宵節才算真正結束。到那時,我那些同學肯定少不了又要分享他們那裏鬧元宵,看花燈的另一番歡樂場麵了。

謝謝瀏覽!敬請參閱以下相關博文:

故地重遊大江南(蘇州篇)

古城姑蘇春來早

蘇州的春節很“鬧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