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點關於民族文化的想法
文章來源: FrankDu2015-02-20 10:57:52

沒有想跟壇子裏的人別苗頭,辯論的想法,隻是有感而發而已.^_^

其實談論文化人種孰優孰劣,發揚光大等等,對海外華人意義不大。原因有幾個。
第一,海外華人中,即使是純粹華人家庭,如果沒有海歸的想法,幾代以後基本就被當地主流文化同化了,除非你自己就變成主流文化。鑒於人口現實,這是不可能的。
第二,如果是外嫁外娶的,第一代就開始被同化,第二代就基本不用想了。
第三,海外華人對中國大陸的華人文化沒有影響力,不是主流。文化是主流人群的共同特征,海外華人談這個有點奢侈。
第四,華人包括中國各個少數民族,人種生物學上差別不大。談論民族的生理差別,就像談論你比我胖我比你瘦一樣沒有意義。

但是,我還是想說說中國的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當然這個主要是對中國大陸說的。

首先,我們應不應該集成發揚傳統文化,特別是好的一麵?
我認為應該要,而且是必須的,特別是漢文化裏麵有太多好的值得發揚光大的東西。我們的上古聖人留下的寶貴經典;我們的曆代先賢留下的騷詞佳話;我們祖先留下的華服精具,我們對祖宗先人的敬仰和對家庭的忠誠等等,太多了。一個善於忘卻傳統和祖先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也是善變沒有信仰的民族。也就沒有美好的未來。
說到這裏,我要給小日本在繼承發揚傳統方麵點讚,看看他們重大節日,重要時刻的服裝,和服幾乎是標準,就是改良的唐裝,一直延續下來。當然不是咱們華人穿的所謂唐裝。瓜皮帽,對襟馬褂,真的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傳統嗎?這樣的所謂的唐裝有美嗎?真的有人欣賞嗎?我懷疑。

那末目前中國的現狀是怎麽樣呢?看看滿銀屏的清宮戲,處處的主子,一群群跪著的毫不臉紅的奴才,滿清統治期間,漢人是第四等的奴隸,隻能自稱奴才,這是我們要堅持的傳統嗎?瓜皮帽,馬褂,辮子是漢人的傳統嗎?天天演這個,還要增加幸福感,你就知道文化導向是什麽樣的了,說一直以來滿人把持中宣部也不是空穴來風,說我們是俄共和後清的文化混合體也有一定道理。
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文化上宣傳上很弱勢。加上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從俄國繼承來的已經被證明是失敗的民族政策,政策上處處扶植少數民族,處處壓抑主體漢族以體現所謂的製度優越性。幾十年來,惡果慢慢結成,民族隔閡越來越大,主體民族信仰慢慢缺失,少數民族慢慢離心離德。如果目前的民族政策不改變,亂的日子在後麵。
我的觀點是,首先不應該刻意宣揚所謂的多民族,不是好事。人種都是一樣,為啥要在政策上地位不同,沒事找抽就是說的這個!其次要大力培養主體民族的精神和信仰,經濟除外,這個才是增加國家民族穩定的根本手段。漢民族有無數優秀文化,我們宣傳做到位了嗎?我們培養優良的社會風氣了嗎?
曆史上,農耕的漢民族多次被遊牧的少數民族打敗征服,但是那是武力征服,文化上則剛好相反。遊牧民族文化上的落後注定了他們是短命的,對人類文明,對生產力是破壞性的。我們要對自己的文明文化有自信。敢於宣傳,敢於堅持,敢於發揚光大。

其次,我們要不要吸收兼容少數民族裏麵好的東西?
當然要,好的東西我們都可以吸收進來,為什麽不呢? 比如漢文明需要補充尚武的風氣,不要動不動被人征服。一手拿書一手還要會使劍,做的不好就是被毀滅征服。既然我們創造了這麽多的少數民族就要和睦相處,大家都是一個種族,一個國家,理應團結互助。文化上有好的就繼承吸收。

其實我不在乎別人穿什麽漢服,旗袍,西裝都可以,起碼自己民族的傳統服裝要繼承發揚光大,最好還要好看一點,中國人的唐裝實在太難看了,瓜皮帽馬褂就更加不用說了。

最後,新春佳節,祝大家闔家歡樂羊年大吉,萬事如意,發大財!

Fr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