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月亮 - 4月14-15日月全食
文章來源: M452014-04-15 02:25:57

很不幸, 今晚一片薄雲. 但還是能朦朧看到月全食. 到了複原期,雲層變厚,什麽也看不清了。這真是令人振奮的一次觀測拍攝, 也為未來兩年內的每半年一次的血月拍攝積攢了經驗....

簡單說明:
看點1. 月全食形成的瞬間,  可以看到右上方月球邊緣的細節.  這在平時幾乎是不可能的. 能用相機拍下的也隻是白芒芒一片.

看點2, 月全食形成過程中是從左下方到右上. 從全月球圖上看,光線也是這個方向又強漸弱. 並非是平時看到的陰影那樣明暗分明.

看點3, 顏色由白變紅. 中間部分呈橙色. 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陽光穿過大氣層後經過兩次折射, 把白光分成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 他們排列的順序也是從左下方到右上.而赤色的波長在七色光中最長, 其次是橙色, 然後是黃色, 他們的穿透力也最強.肉眼最敏感.所以我們能看到紅色和橙色和少量的黃色.

看點4,為什麽月球沒有死黑的區域?這是因為陽光經過地球的邊緣,會發生衍射,衍射光也會照到月球上然後被反射回來.所以我們尚能感到一絲光亮. 就像日全食那樣雖然覺得是天黑了,但仍有一絲光亮那樣不會死黑死黑的.除非光線弱得不能被感受.


1. 馬卡鏡頭, 焦距1300mm 口徑90mm ISO250, 曝光1/50秒   攝於4月14日11點06分 月食開始後的10分鍾.



2. 馬卡鏡頭, 焦距1300mm 口徑90mm ISO250, 曝光1秒 攝於15日0點1分. 即將進入月全食.


3. 馬卡鏡頭, 焦距1300mm 口徑90mm ISO250, 曝光5秒  攝於15日0點5分. 即將進入月全食.


4. 馬卡鏡頭, 焦距1300mm 口徑90mm ISO250, 曝光25秒. 攝於15日0點50分. 月全食.


5. Nikon變焦鏡頭, 焦距300mm 口徑67mm ISO800, 曝光1.6秒


7. 後期1 減光     月全食完成瞬間


8. 後期2  正常 月全食完成瞬間


9. 後期3 加亮 月全食完成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