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銀子都哪去了---美國的《購銀法案》榨幹了中國的錢
文章來源: 國公2015-10-17 13:14:31


    

 

1932年11月,美國總統羅斯福上台,開始挽救美國經濟搞“新政”,其中之一便是抬高銀價。

    到1934年6月,世界各國都在經濟危機中掙紮之時,美國通過了一部《購銀法案》,推動白銀升值,從而重創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經濟,將當時的中國推到了崩潰邊緣。

    1933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農業救濟修正法案》,規定總統具有處置白銀的權力,12月,美國開始收買國內新產白銀,次年6月,通過《購銀法案》,在國內外市場廣泛收購白銀。

    由此,世界銀價一路狂漲,紐約白銀市價從1934年6月的每盎司4角5分,12月漲到了5角4分,次年又漲到7角4分!

    《購銀法案》對中國經濟的最直接影響,是白銀外流,因為中國的白銀便宜,中外商人遂將大批銀元運往倫敦、紐約賣掉,賺取暴利。

    南、京政府驚慌了,頒布各種措施限製白銀外流,然而根本擋不住。

    中國本是半殖民地,白銀主要掌控在外國銀行手裏,國民政府根本無力幹涉。

    從1934年到1936年,中國流失白銀約達64531盎司,約合12.9億元。

    日本政府更是乘火打劫,大量走私白銀出境,僅1935年頭9個月就運走1.44億兩白銀。

    用美國國務院的話講就是:“我們榨幹了中國的錢”。

    許多銀行因為白銀擠兌風潮,不得不宣告清理或倒閉。

    當白銀風潮過去了,從中國這一邊來看,是被迫放棄明代以來沿用近400年的銀本位,實行“法幣改革”,不再采用銀元為貨幣,改用紙幣,並延續到今天。

    從美國這一邊來看,則是助長日本的勢力,嚴重損害了美國在華利益,甚至包括白銀集團的利益。

    長期以來,美國白銀集團一直擔憂中國取消銀本位,導致全球白銀需求量進一步減少,但恰恰正是他們極力搗鼓的《購銀法案》,最終逼迫中國放棄了銀本位,這真不能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再加上辛醜條約10億兩白銀賠款,甲午戰爭的兩億兩白銀賠款等等各種賠款,中國白銀都哪去了,昭然若揭。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