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醫對治療癌症的反思
文章來源: 四海閑雲2014-03-10 12:43:58

 

 ---中醫治癌的誤區

    大半個世紀以來,西醫對白血病乳腺癌列腺癌的治療均有進步。但是,患了癌症,醫生心理最清醒楚結局是什麽。一位省級醫院的腫瘤科主任曾對我的朋友說,"我們沒有治愈一例癌症病人"。這句話雖然不好聽,但我以為是真誠的、善良的、科學的。

    這位主任改從中醫找出路,家裏擺滿了熬藥煉丹的壇壇罐罐。他是一個有科學態度,有責任感的真正醫生!

    許有人會說,我認識的人中,就有治愈的 ,怎麽能說“沒有治愈一例癌症病人"呢?

    當然,階段性“好轉"和檢驗指標的改善是有的,但是並不意味著延長了患者生命。痊愈者極為少見,除了早期以外,很難說是治療的結果。就算有治愈的個案,也很難重複、印證。

    以下這段話是從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 英文版的翻譯:

從理論上講,非血液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如果通過手術完全除去,但這並非總是可能的。當癌細胞已經在手術前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完整的手術切除通常是不可能的。

癌症並不總是一個一次性事件。它可以是一種慢性(持續的)疾病,就像糖尿病或心髒疾病。癌症是可以被密切關注和治療,但有時它永遠不會完全消失。這往往是某些類型的癌症,比如卵巢癌,慢性白血病,和某些淋巴瘤的情況。有時,已擴散或已經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如轉移性乳腺癌或前列腺癌,也成為慢性癌症。

癌症可能通過治療得到控製,這意味著它可能似乎消失或保持不變,並且它不生長或擴散,隻要你得到維持治療。

時候,當治療縮小腫瘤,你可以休息一下,直到癌症開始恢複增長。

但在這兩種情況下,癌症仍然存在 - 它並沒有消失,遠離 - 這不是治愈。"

    
   

    對這樣的事實,我們醫生還是在一例一例地重複著同樣的思路,卻希望得出不同的結果。愛因斯坦早就把這樣的人當瘋子看待

    我作為一名中醫,治療癌症走過了艱難曲折的道路。年輕時,我曾到處義務上門治癌,到處打聽秘方,用了好多怪藥,從蜈蚣、蠍子到蟑螂、屎殼螂。但每次都是铩羽而歸。

    時, 每次去患者家都提心吊膽,在遠處就要望一望。若見到有棉絮等物晾在外麵,就知道患者已過世。難過、慚愧和罪惡感交織在一起,想遠遠躲開,但出於道義,還不得不向家屬表示同情和慰問。

    後來,我懂得了辨證論治,讀了不少的書,跟在“名醫"後麵兜圈子,長期走不出來,臨床療效還是沒有提高。

    過了多少年,我有了自已的體悟,從臨床到理論有了自已一係列的認知。再回過頭去看別人的經驗,既能看到長處 ,也能讀到謬誤。雖不謂火眼金睛,卻常常能夠一眼看透。

    在此基礎上,我想我有責對中醫自身進行反思。讓後來者少走一些彎路,讓患者求醫時心中有數,讓有誌學習中醫的西醫生不致迷惑在誤區之內。

    中醫認識和治療癌症有不少誤區 。而我們中的大部份人,還在這些誤區中徘徊,因為這些誤區還在當作經驗傳播。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還相當有影響力。

    、誤區之一,癌症是因毒"引起的。

    毒"之前,首先應該把中醫所謂的毒"與化學元素造成的毒"加以區別。我這裏討論的毒"是中醫的概念的毒"。

    中醫的定義較為廣泛,凡表現為紅、腫、熱、痛、出血、流膿、潰爛、腐爛以及嘔吐下利達到一定程度的、或突然昏沉的都可以稱做

    大的方麵可以分為陰()毒、陽()毒。有明顯病因的又常與病因連在一起稱呼。比如:熱毒、火毒、寒毒、風毒、濕毒、瘡毒、蟲蛇毒、食物中毒等。查不出痛因的又叫無名腫毒。一般說來,毒"是急性的,短期可愈的。

    中醫對這些毒是有明確認識的,是有確切療效的。

    中醫把癌症稱不外兩個原因。

    一是某些癌症有紅、腫、熱、痛、出血、潰爛等症狀。

    二是不明癌症病因,借以名之

    專家謂:毒的概念在中醫學中非常廣泛,在癌症中應用更為合適,據臨床觀察,癌症肯定不是細菌、而是由毒所致這種論證非常草率,因為病因不是細菌,就是毒 ,接著就下結論說:"總之,致癌的因素是毒

    在中醫界把當作癌症的病因來認識的,相當普遍,隻是提法不同而已,究其因乃是無奈之舉。

    的理論指導下,清熱敗毒、以毒攻毒的方藥大量湧現。從百花蛇舌草、半枝蓮開始,清熱解毒的藥就成了抗癌明星;從蟾酥、馬錢子開始毒蟲毒藥就成了抗癌珍品。每個處方中都得加幾味,否則便不謂治癌。

    並不是說不可以用這些藥,問題是不能作為套路來操演。

    隨著中醫的對外交流,這種思維模式也傳到國外。幾年前一位多年研究癌症的美國中醫師,幾次請我教其學習解毒藥,願意付費。問其故?說因為癌症和艾滋病都是毒造成的,學解毒藥,就可以治療癌症和艾滋病。我推辭了,因為解毒和治癌是兩碼事,中醫的解毒藥,對治療癌症沒有特殊效果,我不能貪財害人。

    前兩年這位醫生已經出版了治療癌症的英文專著。小有名氣。

    是癌症的病因?們可以從思維方式這個角度來探討:

    1. "毒"是癌的病理產物,而不是病因。癌症的早期是沒有任何的症狀出現的。不要說的症狀,就是一般症狀都沒有,憑什麽診為”?按照是病因的學說,不可能早期沒有

    的症狀,常常出現在癌症的中晚期,特別是晚期。應說是癌症的發展結果,是病理產物,而不是病因。把當作病因,是本末倒置,治標不治本。

    解毒、攻毒這種敗損脾胃、攻伐正氣的治法,將與醫者救人的願望背道兩馳,適得其反。

     2. 癌症所產生的,是類似證,看起來像,而不是,不是傳統中醫所謂的。中醫的都是短期可愈的,不管是瘡痛之毒,或者蟲蛇之毒。中醫的也是急性的,非緩慢發展而成。

    用解毒、攻毒的方法來治類似證,顯然是不恰當的,就像用麻黃湯來治療溫病一樣,因誤治而適得其反。

     3. 如果是癌症的病因,那麽癌症早就攻破了,還用得著拖到今天嗎?這是一個思維的方法問題。

    反躬自省,用的理論指導治療,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嗎?長了患者的壽命嗎治愈了癌症如果答案是為什麽還要沿著這個誤區去尋找更離奇,更古怪、更毒的解毒攻毒藥呢?

    說到底,癌症是的思維方式是錯的,是找不到病因的無奈之舉,於中醫認識治療癌症有害無益。

    許有人質疑,隨著科學的發展,中醫"毒"的概念的外延己有所延伸 ,也包括了現在所說的"毒"。我要說這隻是加了幾個字而己,中醫理論還沒有與之同步發展,還沒有這類"毒"的病因、病機、治法和方藥。

    們會用中醫的解毒藥去治空氣汙染嗎?會用黃連,蚤休,附子,細辛這些藥去治理土地汙染嗎?會用食物中的綠豆,茄子來解毒抗癌嗎?

    今後中醫肯定會認識水源汙染、土地汙染、空氣汙染、食品汙染這些毒,但現在還沒有。就是發展,也是逐步的,不可套用不相關的理論,一蹶而就。

    、誤區之二,癌症的病因是"瘀"

    樣,被中醫界普遍認為是癌症的病因。的成因是氣血凝滯,時間長了後,痰濕附著,形成腫塊。

    跌打損傷可以致瘀,體內出血或氣血運行不暢也可致瘀。發於內者古稱癥瘕積聚,瘧母等。其實質總為氣滯血聚、痰濕附著,其治法是行氣通絡、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很明顯,瘀是病理產物,是受傷後,出血後,血塊凝聚,而非組織變異。而癌是細胞分裂失控,是有生命的細胞,而非病理產物。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把癌的腫物與瘀的腫塊劃等號。

    再有,有些癌症並無腫塊,或者並無四診能發現的腫塊,也不見青紫舌,又怎能確定為呢?

    說,癌細胞可以分裂,瘀血不能;癌細胞可以轉移擴散,瘀血不能。癌的腫塊增大是由於癌細胞的分裂,而瘀血的腫塊增大是因為瘀積而致。

    若真為血瘀,活血化瘀之法是有顯效的。比如外傷所致的瘀血腫塊,幾天就會消散。

    西醫治療癌腫,有時消散得很快,但使用的不是活血化瘀法,而是殺滅癌細胞。或用射線燒死癌細胞,稱為放療;或用毒藥毒死癌細胞,稱為化療。從治療的結果來反證,也可以得出癌腫不是瘀血的結論。

    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有時會加重病情,或者導致癌症的轉移擴散。比如說乳腺癌的治療,西醫一定要控製雌激素的產生,使患者月經停止,因為雌激素能促進乳腺癌的發展和轉移。

    一旦用活血化瘀法,月經就來了,雌激素就上升了,癌指數就增加了。

    近來已有實驗報告指出,活血可導致癌症的轉移,可惜並未引起重視,大家還走這條路。

    有的醫生質疑,不活血化瘀,怎麽能消散癌腫?也就是說在頭腦裏已經認定了癌腫是瘀血所致,而不能改變思路。

    誤區之三治療癌症要"辨證論治"

    證論治是中醫的精華,連反對中醫的鬥士都不敢在這個禁區做文章。筆者卻提出證論治是治療癌症的誤區,豈不是離經叛道,詆毀中醫? 完全不是的,我是用純中醫的思維方式來演繹中醫和接受新事物的。

    證論治源於《傷寒論》,是對一類急性傳染病在各個階段的認識和治療方法。這些傳染病變化很快,若失控或誤治則危害深重。這些變化性的階段不能以病名之,因為以病名之,不能窮其變化,又不得其要領。故張仲景將這些證以方劑名之,比如桂枝證、麻黃證、白虎湯證、承氣湯證等等。

    這些湯劑既治標又治本,比如麻黃湯,既治療了發熱惡寒、頭痛、身痛、骨節疼痛等症狀,又驅逐了病邪,在表證階段就治愈了疾病。

    證論治辨的是什麽?是病的實質,治的是本。怎麽辨?根據脈證入手。這個原則也適用於除了傷寒外,其他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關鍵是辨證論治必須要把握住疾病的實質。

    大多數的疾病,包括沒有見過的疾病,中醫靠辨證論治的方法可以認識。比如流感,肺炎,不孕證,貧血、冠心病、胃潰瘍、腎病綜合征、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等。

    有些病是辨證論治辨不出來的,古已有之。例如百合病 ,陰毒、陽毒病。這些病有其自身的特異性,和特殊的方藥。

    癌症也是辨證論治辨不出來的病。

    們今天治療癌症的所謂辨證論治,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含義,因為找不出癌症的實質,就變成了見症治症。

    們根本就不知道癌症的病因是什麽。用審證求因的方法,找不到癌的病因,所以當我們看到熱證的時候就用清熱解毒法,見到有腫塊的時候就用活血化瘀法,看到出血的時候就用止血法,看到有虛象就用培補法。其結果是清熱後熱還在,解毒後毒仍存,祛瘀後腫不消,補虛後仍羸弱……

    原因是什麽?是沒有治本。有人也許會說,我是標本兼治,因為我有一個主方在那裏,是治本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可惜主方都錯了,還談什麽隨證加減呢

    再有,癌症的寒、熱、虛、實、痰、瘀、痛、毒這些症狀,並沒有真正的反映出癌症的本質。其他的分型論治,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皆與上述如出一轍。這些提法也許不錯,但賦予它們的含義是錯的。

    有了治療癌症的所謂證論治,好似人人都能治癌了,比治感冒還簡單,因為治感冒,一定要有療效,而癌症則不必,癌本來就是不治之症。

    治癌用活血化瘀打底子,叫基本方。肺癌就加養肺止咳化痰之藥,肝癌就加舒肝之品,痛加止痛藥,就這樣證論治了。唯有不同的是,看選擇哪種藥物,草藥比中藥好,有毒的比無毒的好,越稀奇越好。

    這哪裏是在治癌?明明是治癌的庸俗化,是對辨證論治的庸俗化。

    調整治癌思路

1.  盤接過西醫對癌症的係統診斷。

    癌症是西醫的病名。離開了西醫的檢查診斷,中醫是無法確診癌症的,也不能檢查治療後的客觀效果。

    對此,西醫已有一套完整的診斷治療方案並在繼續發展中。我們可以把這一套東西接收過來,為我所用。

    沒有必要老把中醫認識癌症已有數千年曆史拿來說事,因為那不管用。有誌研究者,可運用中醫的思維方式去理解,找出癌症的病因,病機和治療方法。戰勝癌症,發展中醫。

2.  用中醫的理論,中醫的思維方式去認識癌症、理解癌症。

    這是一個艱巨的再創造過程,但是這條路必須走,必須走出來,否則隻能落在西醫後麵。

    現在已經有一些可喜苗頭。在免疫學說的影響下,已有人提出是癌症的發病基礎,發病基礎,也有人提出與癌共存等。

    在治療上亦有相應的調法。比較起毒瘀學說來,是一個明顯的進步。

    中醫有一個理論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還可以擴充。但是不可亂用,亂用就會造成中醫的混亂和無標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比如說更年期綜合症,有人說是陰虛有熱,有人說是營衛不調,有人說是少陽證,有人說腎陰腎陽兩虛,也有人說腎陰腎陽失調。這些理論都是從寶庫中搬出來,都說得通。如果這些理論不經臨床驗證,就失去了意義。寫文章的時候可以亂說,在臨床上就要挨罵。

    所以臨床效果對中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中醫的重中之重是臨床。中醫的生命力也在臨床,失去臨床的支持,中醫的理論就容易變成無用的空話。

    臨床療效支持的理論才是真理!

    對癌症的研究治療要從臨床中來,通過臨床,再上升到中醫的理論,再用這個理論來指導臨床、規範臨床。

    們應該重視確有真憑實據的個案,從中探索一些有規律的東西,有價值的東西。不要一味強調對照組的設置和統計學的處理,那裏麵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甚至水分,不能示人以真麵目。有些有確切療效的個案沒有得到發表,很可惜。

3.  在西醫的基礎上發展,超越西醫。

    中醫思路活躍,有整體觀,有動態平衡思想,有認識疾病的獨到方法。

    西醫治療癌症,雖有方法上的改變,但仍停留在三大常規上:即手術、放療、化療。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把癌細胞斬盡殺絕,但事實上辦不到,理論上也行不通。

    如果中醫思維方式正確,將可能走在西醫前麵。中醫的與癌共存,帶癌延年,微調法,都有新意。

4.  癌是病,不是證,治療癌症宜專病專方。

    癌是病,不是證。這個問題前麵己談過,這裏再次強調。癌症有其發生的原因、發展的過程,轉移擴散的規律,顯然不是證。因為證隻是病的階段體現。

    按照醫聖張仲景的思想方法,對癌症應該是辨病施治,專病專方。《傷寒雜病論》的後半部份是《金匱要略》,討論的是辨病施治,專病專方。比如百合病,未經吐下者,主方就是百合地黃湯,沒有他方可以代替,也沒有加減法。若不用此方,則諸藥不能治

    我曾治過典型的百合病,初用百合地黃湯原方治療,效果明顯,後思有失眠症狀,加酸棗仁,用藥後病情反複,再改回原方,直至病愈。

    再如蛔蟲病也隻有一方,甘草粉蜜湯誘殺蛔蟲。更值得一提的是陽毒陰毒"。原文曰:

    "陽毒之為病,麵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同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陰毒之為病,麵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這兩種病,一般人都沒見過,我有幸得知。我一個學生的下屬,因身痛,咽喉痛,麵目青被送往美國華盛頓州大學醫學院就診,初診為感冒,給藥後就離開了醫院。幾天後全身青紫,再入院,西醫診為食肉菌為時已晚,經搶救後身亡。

    西醫解釋青紫之處,組織已壞死,宜切除,但泛發全身,無法切除,並謂此病極少見。這個學生問我有沒有治療過此病?我答沒有見過,但讀過,病名叫陰毒應該用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治療。

    這種病,救治時應毫不猶豫,隻此一方。這就是在辨證論治的大旗遮蓋下,被多數人忽略的專病專方的典型。縱然你的辨證論治水平再高 ,也組合不出這樣的方來!

    當然《金匱要略》也討論了一病多方,但仍屬專病專方。比如胸痹一症,既有瓜萎薤白白酒湯,枳實薤白桂枝湯,還有人參湯及茯苓甘草湯,苡薏附子散等。雖有多方,但均為胸痹而設。

    癌症的治療思路,應仿金匱,專病專方。癌症是中醫的類似病,尚未認識。

    若按傳統的辨證論治,不另辟蹊徑,是征服不了癌症的。

    在另解蹊徑的過程中,特別重要的是用中醫的思維方法去認識西醫的癌症。重視醫學界新的端倪或假說,不管是西醫還是中醫。

    癌症是西醫認識的,但最終征服它的,有可能是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