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麵子的君王
文章來源: 越吃越蒙山人2019-03-15 11:11:20

(讀史雜感之十一)

 

幾年前G20峰會在杭州舉辦。看到那種極盡精巧極盡奢華的場麵,我知道習總當時是由衷地感到體麵舒暢的,國人肯定也覺得那是一個驕傲。可我懷疑,外人不過是把那看做是一場免費的歡娛,或者說是一場憨大帶來的笑話。事後不久,我實在是忍不住,寫了一篇《天朝的臉麵》發到國內朋友群裏,談論了一下看法,當時竟博得滿場沉默,讓我也是一時不解。其實,現在想起來,這種盡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傳統,是古來有之的。

 

要說漢武帝劉徹這個人,應該算是一個知書達理多才多藝的君王了,但他有時候也是好大喜功特愛麵子。有一次,匈奴部落首領渾邪(你聽這名字起的),實在是懾於大將衛青霍去病他們的威力,率部降歸漢庭前來朝拜。漢武帝很是高興,就勒令要組織兩萬車騎布於路邊夾道歡迎。那時候連年征戰,官府虛空,根本沒有這麽多馬匹可供調遣。百姓也是生活困苦,有馬的早早地就給藏起來了,不願意去湊這個熱鬧。皇上眼見自己布置下來的政治任務完成不了,很是生氣,就要殺掉長安令以示懲誡。

 

當時朝廷裏的右內史叫汲黯,是個杠頭,說話做事秉公耿直。他聽說了這事,就對皇上說,長安令無罪,你殺我吧,這樣老百姓就把馬交出來了。不就是匈奴來降嗎?哪至於讓天下騷動,搜刮國家來討好夷人呢?皇上聽了一聲沒吭。等到渾邪他們到了長安,朝廷又不許市民與他們接觸做買賣,誰做了就處死誰。就這麽著,殺了五百多人。汲黯又對武帝說,中國和匈奴打仗這麽多年,死傷不計其數,耗費超百萬之巨了吧。我原以為抓到胡人就把他們充為奴婢了呢,這樣可以謝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結果不但不這樣,反而是掏空國庫賞賜,把他們奉若驕子,而對自家百姓苛刻。陛下縱不能得匈奴之資以謝天下,也不能‘庇其葉而傷其枝“啊。這不本末倒置嗎。

 

對於汲黯的渾不吝,有時候漢武帝也是挺煩他的,甚至內心裏還有些懼怕於他。在別的臣子麵前,漢武帝挺能放得開的,有時候也是不拘禮節率性隨意。比如他可以一邊如廁一邊和大將軍衛青聊天,當然衛青是他小舅子,算是內戚家人。即便是召見當朝丞相公孫弘,皇上也可以是衣冠不整隨意為之。可有一次皇帝在兵器室沒有戴帽子,遠遠看見汲黯向這邊走來。皇上慌忙躲到帳子後麵,讓人告訴汲黯,他要說的事皇上都同意,不用麵見了。

 

隻可惜,今日的中國是不會出現汲黯那樣的人物了,這實在是因為現代的君王沒有漢武帝那樣的氣度,不能容忍和自己意誌相悖的妄言。而當今天朝統治者氣度不大的毛病,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毛太祖反右的時候,就開始集中顯現並延傳至今的。說起來也挺悲催的,時至二十一世紀了,我們還在談論明君諫臣,把族運的興衰寄托於此。可除此之外,還能有什麽好辦法嗎?有人說要有製度,這事我看難說。即便是現在,consciousness和system之間相互補償相互作用的關係,也不是那些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們都能說清楚的。在人類社會,個體之間的自主意識的衝突是很難擺平的,尤其是當統治者的自主意識強烈的時候,製度就會是軟弱的,這道理在民主社會也是一樣。

 

請參看 天朝的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