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為何長不出“蘋果”
文章來源: AKB482014-09-21 06:25:16

亞洲為何長不出“蘋果”
 

    蘋果(Apple)上周推出其大屏iPhone之後不久,亞洲對手們便在Twitter上發言取笑,嘲諷蘋果在捕捉行業趨勢上慢半拍。

    “永遠沒有人會去買大屏手機,”三星援引已故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2010年的話嘲笑道,“看看是誰出爾反爾,改變了主意?”

    在台北和東京,與蘋果競爭的智能手機廠家宏達電(HTC)和索尼(Sony)也在Twitter上發出類似的不敬之辭。

    這些言論的輕鬆語氣背後,隱藏著蘋果的亞洲競爭對手們一個極其頭疼的問題。盡管它們經常搶在這家美國科技集團前麵進入新的產品領域,比如大屏手機、智能手表和支付技術,但它們一直無法引起像蘋果產品發布那種程度的興奮情緒,在創收和行銷全球方麵也未能取得蘋果那樣的成功。

    最新推出的大屏iPhone,把蘋果帶入了由三星開創的“平板手機”領域。三星本月發布了第4代Galaxy Note。

    “當初Galaxy Note宣布上市時,我根本不能理解它,”研究集團CCS Insight的本•伍德在評論2011年三星發布首款平板手機時表示,“它看起來很可笑。現在它成了一個正經的品類。”

    三星不願披露Galaxy Note銷量有多大,但表示,上一代Note在去年推出後,頭兩個月的發貨量達到1000萬部。

    話雖如此,分析師認為,盡管三星去年營銷支出達140億美元,但蘋果在品牌操作上的領導地位將削弱這家韓國集團的先發優勢。“消費者對於蘋果品牌有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情感投入,”伍德說,“三星還做不到這一點。”

    如果說三星的廣告起碼幫它在人氣上縮小了與蘋果的差距,那麽台灣宏達電的境況彰顯了中小廠商在高端市場競爭時麵臨的種種挑戰。

    盡管宏達電One係列手機被有些人譽為最具設計魅力的智能手機,但支撐增長的營銷實力不足,導致該公司苦苦掙紮。宏達電預計,今年第3季度營收將連續第12個季度下滑。

    智能手表領域也呈現出類似情形。三星是銷量的領先者,自從去年推出第一款Galaxy Gear之後,又發布了5款產品。伯恩斯坦分析師馬克•紐曼表示,該公司“在技術上走在前麵”。他認為,這家集團“麵向未來10年可穿戴設備業務的增長處於有利地位”。三星的韓國對手LG電子於7月推出了G Watch,今年還將推出改進款。但是,這些產品的發布都比不上圍繞Apple Watch的大肆炒作。“蘋果比三星更懂手表業務,”麥格理分析師丹尼爾•金姆說。他提到,蘋果從時尚業挖來一些高官,比如博柏利的安傑拉•阿倫茨。他說,“三星智能手表很難看,有用的應用也不多。”

    日本企業推出的創新產品非常多,但大多未能在全球打響。日本人把這一現象稱為“加拉帕戈斯群島綜合征”(Galapagos syndrome),指企業集團進入了新技術領域,但未能在國外開辟出相應市場,結果是讓外國競爭借鑒創意,推出全球搶手的產品。

    1999年,京瓷推出了全球首款內置攝像頭的手機,在日本引爆照相手機熱潮,多年之後照相手機才在世界其他地區成為潮流。2004年,索尼亞推出了一款電子書閱讀器,比亞馬遜(Amazon)的Kindle早三年,但最終因為價格高、選擇少而落敗。索尼在2010年還推出過一款智能手表。

    分析師們表示,日本企業經常滿足於搶先把最新科技推向市場,但不太擅長向消費者展示這些科技如何能夠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便利。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阿圖爾•戈亞爾(Atul Goyal)表示,“它們醉心於技術,而忽略了勸服消費者購買所需的因素:易用性。蘋果正是利用了這一點。”

    最新的例子是手機支付。10年前,NTT DoCoMo便推出了具有“手機錢包”(osaifu-keitai)功能的手機。手機錢包所依賴的索尼FeliCa卡技術,是近場通信(NFC)技術的一種早期版本,NFC技術如今也將應用到Apple Pay上。在日本,將近一半的手機用戶使用FeliCa卡。

    不過,NTT DoCoMo和索尼一直沒能把“手機錢包”的理念輸出到國外。隻是在香港,FeliCa芯片於1997年被用於創建八達通卡(Octopus),從去年開始用於手機支付。

    FeliCa Networks一名高管今年表示,“我們進入得太早,而當時環境並不成熟。”

    批評者表示,日本企業太過關注於在本國市場完善自己的技術,導致了一種僅適合日本的製式或標準。在美國和歐洲,索尼沒辦法說服運營商、運輸經營企業和其他公司采用FeliCa,因為歐美市場使用的是不同類型的非接觸式支付技術。

    谘詢公司羅蘭貝格合夥人Yasutoshi Kikuchi補充道,索尼需要超越設備製造,轉而專注於能夠產生營收的領域。例如,蘋果的成功,源於其有能力在推出新產品的同時提供iTunes store等附加服務,充分利用現有的用戶群體創收。

    同樣地,索尼正努力把PlayStation遊戲機打造為一個訂購平台,以便匯聚廣泛的產品與服務(從遊戲、電影,到實況電視節目),麵向各種設備(手機、電視機、平板電腦和掌上遊戲機)的用戶

英國《金融時報》 Kana Inagaki 東京報道
2014年09月18日譯者/邢嵬



iPhone6中有多少日本製造

  美國蘋果新推出的智能手機iPhone6采用了很多日本廠商製造的電子產品部件。伴隨著廉價智能手機的普及,要求部件降價的呼聲也日益強烈,在這樣的背景下,采用了眾多高價但尖端部件的蘋果手機,對各部件生產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生產商希望以被iPhone6采用為賣點,力爭向其他智能手機廠商供貨。
 

 

  本次被初次采用的熱門配件是智能手機攝像頭搭載的“光學防抖修正用促動器”。使用該促動器後,即便在光線較暗的場所也能獲得和普通數碼相機同等的拍攝效果。該部件將僅在5.5英寸的6 Plus上使用。供貨商被認為是日本阿爾卑斯電氣和三美電機。

    隨著智能手機攝像頭像素的提高,在感光度較低的黑暗場所拍照時,會更容易受到抖動的影響。這款新型促動器的價格較之前產品高出50%至1倍,所以僅限部分高級機型采用。日本的手機廠商希望以被蘋果主力機型采用為契機,擴大對中國智能手機供貨。

    阿爾卑斯電氣位於日本宮城縣大崎市的古川工廠和中國無錫等地的製造基地已經於今年夏季開始量產。三美電機位於菲律賓的製造基地也於去年增加了生產麵積,預計2014年度新型促動器的產量將達到上一年度的3倍。

    同時,積層式CMOS圖像傳感器是攝像頭的關鍵部件。iPhone6的圖像傳感器被認為由索尼等供貨。著眼於向蘋果等廠商的供貨,索尼半導體子公司旗下的長崎技術中心和熊本技術中心已於今年7月將圖像傳感器的月產能提高了約10%,達到了約6.8萬枚(換算為300毫米晶圓)。

    而生產中小型液晶屏的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似乎為蘋果提供比目前產品精度更高的4.7英寸和5.5英寸兩個規格的液晶麵板。同時該公司接到的中國方麵的訂單也在增加,計劃將公司主要工廠日本千葉縣的茂原工廠的產能較目前提高40%,達到每月5萬枚(以玻璃基板換算)。

    此外,置於顯示屏內部,起到調節畫麵亮度功能的“LED背光燈”將由美蓓亞供貨。該公司已經增加了在泰國、新加坡等的生產設備,特別是在柬埔寨工廠,2015年2月之前美蓓亞將投入50億日元的資金將月產能翻倍達2000萬個。

    高速信息通信“LET”的信號傳輸線路所使用的高頻率部件將采用日本的村田製作所的濾波器產品。預計該公司2014年度在通信領域的銷售額將較上年增加10%。

《日本經濟新聞》 2014/09/18
 

相關文章:
  
    SONY是這樣走向平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