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墓室見聞
文章來源: bobby412014-05-23 08:53:54

宋美齡墓室見聞

    519日,我們從紐約BRONX向北開車17miles,到達西切斯特縣哈茨代爾郊外的芬克裏夫墓園。這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墓地,始創於1903年,占地63英畝,是美國東部最著名的墓園之一。進入墓園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精心修剪的草坪與高聳的雲杉和楓樹,這樣的景致使人仿佛置身在景色優美的公園中。
 


 

    宋美齡去世後,她的家人將她葬於芬克裏夫墓園。

 

    與美國其他墓地一樣,芬克裏夫墓園也分為室內安葬和室外墓葬兩種。芬克裏夫陵園是三個室內陵園的主體建築之一,整個墓園也由此而得名。陵園的外牆為灰色大理石或花崗岩,盡顯肅穆莊嚴。別具匠心的花色玻璃窗和精美的雕像,柔化了冷峻的氣氛。

    我們先走進對著汽車進入大道的辦公大樓,辦公大樓非常氣派,裏麵的辦公室好像大銀行的辦事處。我們向辦公室裏一位衣著講究的先生提出,我們來瞻仰宋夫人墓。我們隻是希望他能夠給我們說明一下墓室的位置。他聽我們說了後就拿起電話與人通話,說他要離開一下辦公室,然後招呼我們隨他走,非常客氣,說要到另一大樓上三樓,還問我太太走上三樓行嗎。
 

 

    宋美齡墓室在芬克裏夫大樓,建於1927年,共有三層,內部分為壁葬和私人墓室。進門處是一個寬敞而華麗的大廳。室內壁葬采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的方法,在長長的過廳兩側建造了高及天花板的壁龕,用來安葬遺體或骨灰。壁龕的表麵鑲著拋光的大理石板,並用金色的字鐫刻著主人的姓名和生卒年月。一切是那麽樸素、簡潔。由於地麵和壁龕采用了淺色大理石,加之六麵體的玻璃穹頂和落地大窗,故而室內采光很好。陵園為墓主擺放鮮花,這些鮮花使得大廳有了勃勃生機,也顯示了人們對逝者的縷縷追思。

 

    走上三樓右手第一個就是孔祥熙和宋靄齡,還有他們的子女的墓室。宋美齡就是安葬在右手第二個墓室內。葬在這座墓園的中還有宋美齡胞兄宋子文、宋子良。

    私人墓室內有祭台、條凳和花色玻璃窗。

    看著左麵大理石牆壁上金色的字鐫刻著蔣介石總統夫人宋美齡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想到的是,這位偉大的女性,她的一生豐富、精彩,她將她的一生奉獻給所有中國人,相信曆史會記得她是個深愛中國的愛國者。
 

 

 

   
   作為中國人我們不會忘記她在抗日戰爭中為自己的祖國作出的貢獻,尤其是對國軍空軍的組織和力主支持陳納德的航空大隊。當年她遠赴美國,爭取全世界人民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支援。

     不論宋美齡是四大家族宋家的女兒,又是國民黨總裁蔣中正的夫人,我們如果隻把她當作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來看,她都不失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想當年她是唯一一個在美國國會演講過的中國女人,她在政治上的膽識和氣度非一般男人能相提並論。正是她和美國政界高層朋友的深情厚誼促進美國政府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支持。

   宋美齡及她的家人都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遠離人們的視野,淡出了政壇,但是宋美齡及她的家人永遠承認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點受到了所有的中國人的尊重。

    20031028日,宋美齡女士的遺體告別儀式於紐約舉行。中國駐美國大使楊潔篪先生受全國政協的委托,也出席參加了宋美齡女士的吊唁活動。說明在這方麵,所有的中國人的見解是相同的。

    看到墓室窗下的大理石台上供著三盆花,上麵有紅色緞帶,是追思宋夫人逝世10周年的供物,已經半年了,花已經凋零。

    看到婦女聯合會主任委員嚴倬雲送來的花籃,還有蔣宋美齡過去創辦的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送來的花籃,還有一位侄孫孝文送來的花籃。


   未見台灣執政的國民黨對蔣宋美齡逝世10周年紀念有何表示。網上看中央社報道,台灣執政的國民黨要人確實沒有任何表示。這讓人非常遺憾。

    還有讓人遺憾的是,三盆花上的紅色緞帶上的文字是出於一個人的手筆,任何中國人看了,都會認為文字書寫如小孩塗鴉。宋美齡一生講究禮儀、講究文化。如此文字供奉在她的莊嚴的墓室,令人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