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砸壇:如何在碎片化信息時代集中注意力 --- Pomodora
文章來源: 龍虎老爸2015-12-02 10:01:03

      很喜歡的一首詩,木心 的《從前慢》,譜好曲在”中國好歌曲“的舞台上被發掘出來,然後由劉歡帶到了中央電視台的2015年春晚。其中有一句很感人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每每聽到這裏就不由得回憶起童年的慢時光,那些閑散單調卻不失溫暖的時光。但人生在世的一大痛苦,就是沒有機會讓時光倒流,童年的慢時光如同一部老電影在腦海裏放映著,重複過,但畢竟也是如一江春水,一去不再複返。我們的生活還是要在世俗這個巨輪下,自覺的或不情願的加速起來,開始過著我們的快生活。

 

 

       信息化時代,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快節奏帶來的巨量的變化,不止有永無止境的新事物在吸引著我們,還有讓人眼花繚亂的新娛樂在誘惑著我們,即便是知識,也以PB的速度在增長,但一個非常顯著的問題就是信息的碎片化,帶來的時間的碎片化,以至於生活的碎片化。對於用Facebook,Line,微信,QQ,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軟件成癮的人,不論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這個都已經不是困擾,而是成了比較嚴重的問題。

 

 

        世界因為有網絡而改變,人與人都可以跨越時空,咫尺天涯的進行實時的交流,帶給我們無窮的便利,同時也有不盡的煩惱。就以我的微信來說吧,我有不下四十個各種類型大小的微信群,關注超過二十個公眾號,好友超過五百人,每天在我的微信群中,發的信息條數不少於一千條,朋友圈裏,發的新的帖子不少於一百篇,而且由於地域的關係,有的群是24/7,二十四小時,每周七天都有人在討論。每天學習新知,瀏覽新聞,批閱微信,實時交流,忙得不亦樂乎,但卻發現效率異常的低下,一些正常的工作被打斷,一些需要及時回複的信息卻可能被埋沒在信息的汪洋大海裏。終於,我是不勝其擾,痛下決心要改變現狀,發誓要找到“倚天屠龍”寶劍,斬斷這個吞噬時間的惡魔。

 

 

 

         幸運的是,有不少人早在二十幾年前就意識到這個可能出現的問題(當然還有他們當時自己麵對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其中我自己實踐,並見到實效的一種方式,就是POMODORO。

 

         Pomodoro Technique番茄鍾工作法是Francesco Cirillo於1992年創立的一種微觀的時間管理方法。用Pomodoro Technique,讓人在短短的25分鍾內,收獲到高效率,體會到成就感。Francesco Cirillo在大學的頭幾年也就是個學渣,一直苦於學習效率低下,一天,他和自己打賭,“我能學一會兒習嗎?真正學上10分鍾?”,後來他找到了一枚廚房定時器,就是這個形狀像西紅柿(Pomodoro ,意大利語的“番茄”)的番茄鍾,開創了他全新的定時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一種短時高效的時間管理方法          

     

       番茄鍾工作法非常的簡單明了,它的具體做法如下:

 

1、每天規劃當天要完成的任務清單(todo list)

2、設定番茄鍾(可以用鬧鍾或是軟件),定時25分鍾 (25 minutes timer)

3、集中精力做一項任務,直到番茄鍾到時(start task,reach 25 minutes)

4、停止工作,並在任務清單中記錄這項任務 (stop task,mark this task)

5、休息5分鍾 (take five minutes break)

6、如果該任務沒有結束,回到第二步,直到完成該任務,並在任務清單裏將該任務劃掉 

(go back to step 2, repeat until this task has been finished, then wipe it out from the task list)

7、每四個番茄鍾休息25分鍾 (take a 25 minutes long break for every four Pomodoro circle / 100 minutes)

 

 

下一次,我會總結一下我用POMODORO的體會,然後推薦一兩種我親自用過的,有效的POMODORO的APP和軟件給大家,這個方法對於有著嚴重拖延症的青少年也是非常實用的(關鍵是要願意改變,這個自覺性很難),好的方法就要與大家分享,大家不妨一試。

 

後記:

 

本文用了大概兩個番茄鍾(25minutes * 2)寫成,又用了一個番茄鍾(25minutes * 1)進行修改潤色,總共三個番茄鍾(25minutes * 3)的工作量,比我想象的花的時間要長一點,不過還是很有成就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