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憶知青歲月(文/詩/圖)
文章來源: 若退2014-01-08 09:11:29
  詩曰:

  大誌胸懷應下鄉,
  隨群車載過長江;
  艱辛磨掉心嬌弱,
  勞動修得體健康;
  春到插秧一片綠,
  秋來割稻百挑裝;
  七八高考別離後,
  常夢梯田粟米香。

  現在中國政府的許多高級官員,是當過“知青”的一代。文革中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前後近十年,聲勢浩大而影響深遠,涉及到了幾乎每一個城市家庭。知青運動的地域範圍覆蓋甚廣,北到黑龍江、內蒙,南至雲南西雙版納;其形式也多樣化,有半軍事團體的所謂建設兵團,有牧場、農場、林場、橡膠園、果園,有與當地農民混為一體的單獨落戶,有多人集中居住的知青點等等。對這場運動的評價,無論作為親曆者或旁觀者,民間或政府,則大不相同。當年鄧小平決定結束這場運動時說過“三個不滿意”,曰“知識青年不滿意,家長不滿意,貧下中農不滿意”,全盤否定了這場運動。又見有報道,國內舉辦了關於知青運動的展覽,題曰“青春無悔”。有年輕人譏之曰:“青春付之東流,焉能無悔?” 即使同一團體,每人的遭遇和感受也各不相同。況且回憶過去之事,其感情與取舍難免與後來之經曆和現在之心情有關。大抵後來改革開放中的成功者,對自己過去的知青經曆肯定為多,其必以為自己的成功與當知青時的磨礪有關。作為親曆者,我上大學時曾作文曰:“知識青年寫下了共和國建國以來最偉大、最頑強、最悲壯的一章。”

  我應政府之令下鄉之時,已是知青運動的尾期。下鄉之前先讀了一些所謂先進知青的報道,印象較深的有上海朱克家的事跡。當時我年少氣盛,正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立誌要象那些先進人物學習,到農村後必要做出一番事業。下鄉的農村,離家並不太遠,現在據說開車兩三個小時即可到達。但當時交通落後,記得要轉八九次公共汽車,加上坐輪渡過長江,及至汽車不通後,還要翻山越嶺走二三十裏方到知青點。其地處於重慶巴南丘陵山區,偏遠閉塞,鮮有現代機電設施,農民生活雖貧而民風淳樸。我所在的大隊,當地人鑿井而飲,燃油而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房屋多是泥牆,屋頂常用麥秸,偶見磚牆青瓦結構,屋前後多種鬆竹。院落或一家一院,或幾家一院,常坐落於山腳或半山之腰,周圍環以梯田或山林。院落之間田陌石徑相通,時有雞犬之聲相聞。
 
  我下鄉三年,犁田鋤地,插秧割稻,雖多磨難,但覺收獲大於失去,正麵經曆為多。比如,下鄉前食量小,人瘦弱,手上幾無束雞之力。下鄉後,食欲大開,身強力壯,手拎肩挑,令父母咋舌讚歎。除基本農活外,兼過夜校教員(煤油燈下教農民識字,教孩子唱歌)、線路員(維護有限廣播)、科研員(搞過一個沼氣池)、通訊員(寫點報道之類)、理論輔導員(帶領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出納等等。其間酸甜苦辣、逸聞趣事,不可勝述。一直想寫一個關於當年下鄉的係列,終未成筆。前幾日因讀網友一首關於知青的詩,觸動回憶,因感而相和一首,覺意猶未盡。今日又觀看了大型交響樂知青組歌《歲月甘泉》,遂情不能禁,暫敷衍此文,以作紀念。
 
(詩作於2012114日,文作於20121117日)

================================================
注:拙文開首的詩是和下麵的詩。網友問天閣的原詩如下。
 
【蹉跎歲月】

風雲浩蕩慨蒼黃,
百萬知青下社鄉。
車上孩兒迎鼓樂,
家中慈母黯神傷。
痛惜學業難深造,
忍把青春付大荒。
難挽西風凋碧樹,
點燃千嶺看夕陽。


 
圖1. 現在重慶巴南地區的景色(背景圖片來自網上)。當時的農居沒有如此現代,也沒有如此現代的橋梁,森林覆蓋也少得多。人物為作者當知青時的照片。

 
圖2. 狹長梯田(圖片來自網上)。作者曾在類似的梯田上用水牛耕犁三年。

圖3. 蓑衣、鬥笠(圖片來自網上)。剛到農村不久,每個知青發這樣一套。

圖4. 水牛犁田(圖片來自網上)。用水牛犁田如禦馬,需要技術,否則人和牛都很難過。掌握技術後,有一種天人合一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