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見聞 (中) -- 世遺古城培拉特
文章來源: 幑寧2015-11-09 18:48:46

培拉特(Berat ) 是阿爾巴尼亞的主要旅遊城市,也是此行三城中我最心儀之處。

自4000多年前青銅器時代始有人居住, 培拉特是阿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2008年被UNESCO列入世遺。

下麵三張照片攝於城堡最南端觀景點,這裏是鳥瞰培拉特市的最佳位置。

城堡隔河相望的Gorica區,粉牆朱瓦的奧斯曼古民居依山而建, 從山腳連綿至頂, 在小山穀裏靜靜地躺了多個世紀。

享譽“千窗之城”, 好奇真有一千扇窗戶嗎? 數數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我寧可相信有。  如每扇窗戶背後都有個故事, 一千扇窗戶,一千個故事,幾乎是一千零一夜了,聽聽都浪漫:)。

培拉特的主要景點是古城和古城堡(Berat Castle)。 狹長的小路隨山勢起伏, 沿這條磚路到頂就是城堡。  用腳丈量古城迷宮, 感受奧斯曼舊時的風情。

城堡門票1歐。  紅頂白牆, 鑲嵌著一道道狹長的窗, 一代代人在此生息繁衍, 至今仍有200多人城堡古民居

城堡最早建於公元前4世紀,今天能看到的城牆教堂等主要建於13世紀。

奧斯曼人占領培拉特後,把那些不願改信穆斯林的人統統趕進城堡。 因此城堡內有許多教堂,鼎盛時期有42個,現存8個。

城堡內最大的是聖.瑪麗 (St Mary)教堂,1797年在一個10世紀的教堂基礎上改建而成, 現每年僅在此舉行一次彌撒活動。

右手圓門是聖.瑪麗 教堂入口處。

聖.瑪麗教堂平日用作奧努佛裏(Onufri)聖像博物館(另需2歐門票)。

奧努佛裏是16世紀阿爾巴尼亞著名聖像畫家。他畫聖像時喜歡使用一種他名字命名的深紅色(奧努佛裏紅

下麵這座教堂當時不開門,在外邊遇到賣小商品的大叔大媽。  大叔從外牆掏出石塊,讓LD一隻腳踩上去看教堂內,裏麵空空如洗。 大媽讓我們跟她走,她找人要了鑰匙將我們引進小院,從那居高臨下拍教堂。 與大叔大媽的交流主要是姿體語言, 給小費也無需懂他們的語言:)。

小教堂的側麵豎著兩人多高的康斯坦丁(Constantine)大帝的頭像。 康斯坦丁曾是羅馬帝國的皇帝,313年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是合法與自由的宗教。

半山腰有座教堂,路難行未去。  怕苦怕累自我批評一下:)。

住宿的房東不太懂英文, 但他們的一雙兒女7歲開始學英文,口語流利。 那天是周末, 他們都在家。  姐弟長得美麗/英俊, 分別就讀高三/高一, 姐姐英文講得更好些。  沒有我要的城市地圖,拿本LP給介紹城市。 我說要到Gorica區, 她微笑著說, 我們現在就在。 我問晚上的Xhiro (晚上散步)在哪裏,她說路就在下麵。 再問從哪上城堡, 她答就在左手邊。

未曾想選的住宿竟混跡於漫山遍野的千窗之內,可隨意打開千窗之內的某盞燈,意外的驚喜, 地點比預期的還要好:)。

晚上回旅館,跟弟弟交談了一陣。 先問他是喜歡以前(其實那時他還未出生)還是現在的阿爾巴尼亞, “以前”, 毫無猶豫的回答讓我有點吃驚。 ”為什麽“? ”那時人人平等“。  剛好他父親進來, 想聽聽他的觀點。 他翻譯給父親再對我們說,父親的觀點與他一致。

我們最早住在中國,問弟弟喜歡中國嗎。 ”不喜歡“, 依舊說的毫不遮掩,毫無猶豫。  與期待的答案相差甚遠,但我高興聽到真言, 小有失落地問“為什麽”? 雖然都是社會主義(他用了communism一), 但是不同的社會主義。 很好奇有何不同但未問, 此時有顧客入住他們忙起來了。

弟弟出生在中阿蜜月和分裂之後, 他的這些印象可能來自家庭,社會或學校。  或許如嘉陵兄說的“霍查跟中國翻臉之後大肆反華,那種洗腦的效果有可能延續至今”。  也或許像石MM說的, 當初把阿國當作最好的朋友,可能是我們自己的一廂情願。

在阿爾巴尼亞期間所遇的當地人都非常熱情友好, 但與中阿兩國同誌加兄弟般的感情無關。

清真寺與東正教堂相距咫尺, 希望咫尺相距、不同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和諧相處。

培拉特大學。 腦中想著同誌加兄弟的中阿友誼(此時還未與弟弟交談),看大門前飄著歐盟、阿爾巴尼亞和美國國旗,心想為何沒有中國國旗。

橫跨Osumi河的Gorica大橋。 這裏原是座木橋,18世紀木橋腐爛,建了這座石拱橋。

街景

三層結構的“單身漢”清真寺(Xhamia e Beqarëve)建於1827年,當時來這祈禱的大多是未婚的小商販, 手藝人等,因此就有了“單身漢”清真寺的稱號。 外麵第三層的有漂亮的壁畫。

如今清真寺也講經濟效益,一樓出租當店麵 :)。

有點像摩洛哥, 馬路街道都能看到以驢當交通工具。  背後是建於2006年的Saint Demetrius東正教教堂, 挺華麗。

晚餐按姐姐的推薦從老城過橋去了這家。 餐館位置觀夜景絕佳,LD吃肉我吃魚,味道與價格均不錯。 想吃菜又不敢點沙拉,服務生推薦了個烤素菜,很喜歡, 以後去餐館都要問是否有烤素菜:)。

阿爾巴尼亞人有個習慣,傍晚(約在6-8PM)喜歡在市內的主要街道上散步, 專有名詞叫Xhiro (晚上散步)。  此時街道禁止一切車輛行駛,這也是他們的一種社交方式。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 會令人產生不安全感嗎? 反正我們沒感到:)。

一旁公園內有老頭在搓麻將, 看看與咱中國的麻將有何不同:)?

在城堡頂上遇到一對夫婦, 我們點頭微笑。 大媽趕緊過來遞上一塊點心,無功不受祿我婉拒了。 她馬上將其一分為二,再放點在嘴裏。 見狀我沒好意思再拒絕,接過道謝嚐了一點點,那個甜啊:)!

大叔人不錯, 也不問我們是否能聽懂, 指點著腳下古城非常熱心地講演起來。  一字未懂,腦子在他的滔滔不絕聲中開小差,猜他是否是老布爾什維克:)。 熱的不行(佩服他能穿得住長褲), 終於忍不住說,非常感謝介紹,可惜聽不懂。 LD不無遺憾,說要能聽懂會多了解些當地的曆史:)。

在培拉特最難忘的是下麵這位穿紅汗衫的男子。  我們訂的旅館在大路邊, 可GPS卻三番五次把我們引向上山的小道,LD隻好把車停路旁找人詢問。  幸虧遇到位懂英文的熱心人,一連打了三個電話才問清。 第一個還是個長途, 打到booking.com 去了 (不做功課的人的問路結果:))。

每次出遊都是追隨景點而行。 當旅遊的興奮在生活中平靜,途中的美景在時間中褪色,路上所遇的好心人會在某個不經意瞬間如約而至, 且會在記憶中越來越清晰

友好善良的人,是途中另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謝謝觀看!

世界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