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的美國買房記
文章來源: 加國的楓葉紅了2013-11-18 17:28:26

在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之後,在報紙上,在電視上看美國的房價在嘩拉拉地往下掉,掉到了一個讓人無法相信的價格。而加拿大的房價始終保持著堅挺向上,向上,再向上,到了一個幾乎沒有正現金流的地步。

我是一個很保守,很膽小的人。心中有夢想,但行動上很少。慢慢的心中的夢想也就少了。白天在一個單位裏工作了很長時間,晚上回家上上網看看小說帶帶小孩,日子也就一天一天的打發走了。美國房價跌了關我何事?加拿大房價漲了又關我何事?2008年就這樣過去了, 2009年也就這樣過去了,2010年也同樣的一成不變的過去了。

2011年的時候,剛好看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最關鍵的一個思路就是,投資的關鍵之處在於有正現金流。正的現金流能讓你的資產越來越多,從而將來產生無限的可能性。這個觀點慢慢的影響著我。

與此同時,單位裏的裁員,就像例假一樣,每年都要來好幾回,看到很多要好的同事被裁員,心裏特別鬱悶。我最好的西人朋友Tom, 就在09年被裁員,當時51歲,直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工作,真真切切的有兔死狐悲的感覺。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到美國投資房地產的念頭就象種子一樣種在我的腦海裏,去也去不掉了。

但是去做一件不熟悉的事情何嚐容易。所有的不好想法象放電影一樣整天在腦海裏徬徊:
這不是幾百元,幾幹元的事,可是幾萬幾十萬啊,萬一被騙了怎麽辦?

即使沒有被騙,買下了房子,可我們不熟悉美國情況,萬一找不到租客怎麽辦?

即使找到了租客,萬一租客不好,不交房租怎麽辦?

即使租客準時交租金,萬一水龍頭漏水怎麽辦?萬一屋頂漏水怎麽辦?萬一大樹倒下了怎麽辦?萬一房客猝倒受傷怎麽辦?

......

即使沒有以上的問題,我這樣的一個隻會跟電腦打交道的宅男,都沒怎麽去過美國,又何嚐知道怎麽在美國買房子呢?所門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麵,都一直是有想法沒行動。時間也就這樣的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了,但是不知為什麽去美國買房子的想法越來越越強烈。 生命中的貴人住往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2011年底,2012年初的時候,我們認識了詹姆斯。詹姆斯就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他在美國已經買過了好幾套房子,他剛好還要去美國看房子,同意我們跟他一起去。那時候正是大冬天,天氣非常寒冷,我們一行總共十幾個,在汽車上卻談得熱火朝天,欣欣然一幅炒房團的樣子。

到了美國之後,當地經濟告訴我們,由於經濟危機,很多人付不起房貸,很多房子被銀行收回去出售 (foreclosure). 由於這種情況太多了,導致很多的房子價格都像瀑布一樣往下掉。很多的人心裏都很恐懼,都要把房子拿出來賣,導致房子的價格又跌得更低,又導至人心裏更恐懼,把更多的房子拿出來賣 ...... 形成了一個死循環了。很多房價掉到比房貸還低很多的地步(underwater)。有些房子價格甚至隻有2007年的價格的三分之一。很多的時候,房子的貸款遠遠高於房子的市場價格,屋主覺得太不合算了,他們和銀行達成的協議,他們把房子賣掉,把賣房子的錢還給銀行,就此兩清(short sale)。市場上幾乎80%的房子,都是short sale 或 foreclosure。

每一次恐懼的時候,真的都是每一次機遇。

經濟帶我們看了十幾個房子,都是獨立的老房子,價格大概在十萬左右。幾乎所有的房子都是short sale。請看一些照片。



詹姆斯告訴我們房子租金大概能在1600左右。扣除地稅,管理費,維修費用之後,每年的現金流能達到8%。這還不考慮將來房子的增值。

有詹姆斯的成功經驗在前麵,我的心裏也少了很多的恐懼,而增加了許多的貪嗔。當即看中一房,下了一個offer。馬不停啼地跑回多倫多,到銀行裏申請貸款,換加幣成美金。得知對方接受了offer,對方銀行也批準了之後,找了律師簽了字,寄到settlement公司,由settlement公司進行產權登記。最後找管理公司的人進行房屋裝修,找租客等等等..... 當然過程中也有一些波折,但總體上比找以前腦子上所想象的順利多了。人生很多事情都同此理: 隻有去做了,才知道有多容易。

有了第一次之後,就會想要第二次;有了第二次之後,就會想要第三次;..... 到了最後,我恨不得到不同銀行貨最大額度的款去美國買房子;恨不得問每一位認識的人借錢去美國買房子。嗬嗬讓您見笑了。人心的貪嗔有時候連自己都想象不到,控製不了。

後來就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樣,美國經濟從最低穀走了出來,房地產市場到現在己經連接上升了十三個月,而且還在繼續上升,拿著現金搶offer的情況在美國遍地開花,對投資者來說越來越難發現好的deal了。市場從投資角度來看己經從先知先覺的情況慢慢的進入大部分人知大部分人覺的情況,到了明年就可能成為所有的人知所有的人覺的情況。投資的成本也慢慢地高起來,直到不適合投資了。

貴人就是一個在機會來臨的時候讓你抓做機會的人。詹姆斯就是我這次美國買房的貴人。在這裏忠心感謝他。

這一篇美國買房記,也夾雜著我的一些對人生的感悟。如果覺得好,請笑一笑把他記住;如果覺得不好,請笑一笑把它忘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