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蘇三國在朝鮮戰爭中的戰略目的
文章來源: 終南居士2013-11-09 16:08:26
     1950年爆發的朝鮮戰爭是二戰結束後爆發的第一場熱戰, 圍繞這場戰爭有必要探討中.美.蘇三方對這場戰爭的戰略目的
首先是蘇俄, 很明顯是斯大林掌握的俄國挑動北朝鮮挑起的戰爭,斯大林如此做的目的應該與毛澤東有關.毛澤東在訪問俄國時要求廢除由國民黨簽訂的不平等的<中蘇友好條約>,改訂新約,收回旅大及中長鐵路主權,斯大林並不甘心吐出到嘴的肥肉,但是礙於共同的意識形態,不好當麵拒絕 因此挑動金日成進攻南韓 斯大林的目的是如果北朝鮮獲勝則蘇俄放棄旅大後可在朝鮮獲得不凍港, 如果北朝鮮失敗滅亡 美軍屯兵鴨綠江 則證明中國沒有辦法保護自己,蘇俄可以名正言順地占據旅大和中長鐵路,進而緊緊控製中國 這是斯大林的如意算盤 因此蘇俄在安理會投棄權票.斯大林其實並不希望中國出兵
     毛澤東經過仔細的思考,為了消除美國的軍事威脅.為了擺脫蘇俄的控製.毅然決定出兵援朝.這是唯一正確的選擇.由此蘇俄迫於意識形態壓力不得不提供大量軍援 中國在中蘇關係中掌握了部分主動權
     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的戰略目的最不明確,麥克阿瑟僅僅是一個糾糾武夫 根本不懂戰略.以為越過38線.飲馬鴨綠江就是勝利,其實如果此事真的發生了 則美國的全球戰略就發生了重大失誤,得到了一個小小的北朝鮮卻徹底將整個中國交給蘇俄控製.典型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綜上所述,朝鮮戰爭中.蘇俄最狡猾.毛澤東最明智.美國佬最糊塗,朝鮮戰爭結束後.因為達到了戰略目的 所以中國得利最大, 美國因為保住了南朝鮮也沒有吃虧,而朝鮮戰爭的始作俑者俄國則失分最大.不僅將原本控製的北朝鮮變為中國為主導.並在朝鮮戰爭結束後被迫退出中國的旅大及中長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