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麵藝 2
文章來源: 許你一世歡顏2018-05-29 16:27:17

最能顯擺手藝的當屬七月七烙巧果。 家家戶戶有孩子的都做,拿各種各樣的模子,把麵按進去,磕出來,再烙熟了,因為水分比較少,炎熱的夏天也可以多保存幾天。通常都是核桃大小的麵果子, 最小的也有花生米那麽大的,大的有一拃那麽長的麵魚。巧手的媽媽會染好五顏六色的麵,磕不一樣形狀大小的麵果子。

我們家永遠隻有白色的,然後形狀也隻有幾樣,都大得很,因為媽媽不耐煩做小的麵果子,她說烙起來,太麻煩。然後,印好的果子,發起來以後,就什麽也不像了,就是一坨麵團團。

烙好以後的麵果子,用一根棉線穿起來,掛到孩子們的脖子上,項鏈一樣。每個孩子脖子上都有一串,樹蔭下,田野裏,瘋夠了,就席地而坐,從項鏈上咬一個麵果子下來,歡快的大嚼。 最流行的是互相交換著吃, 也沒人告誡我們這樣咬下來的, 再換給別人不衛生。

但是沒人喜歡和我換,因為我的最不好看,媽媽最沒耐心,烙餅通常都是胡的黑一塊,黃一塊的,而且,即使我把糊的地方都啃完了,也沒人願意換,因為沒顏色, 不好看,還有就是我家的麵果子沒材料, 就是沒加糖精,雞蛋什麽的,不好吃。 但是我覺得比起平時的玉米粑粑, 這白麵的果子已經很好吃了啊。

我說我不算很巧手, 也許有人覺得我故作謙虛,同學朋友圈裏有發威海的麵點師傅做的生日麵點, 也不怕有廣告嫌疑了,反正山高水遠的,也沒人去買,再說了,再怎麽好看,就是麵粉蒸的,哄哄小孩子,看個樂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