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繆嘉惠其人和她的作品
文章來源: 滿池嬌2013-10-01 14:08:17

女性藝術家,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從來是滄海一粟,雖然也不乏繆嘉惠潘玉良、何香凝、蕭嫻吳青霞這樣的佼佼者,但相對於男性還是九牛一毛。

身為雲南人,我對雲南曆史上出類拔萃的藝術家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機會去了解他們的身平逸事。 今天是我開博第一天,繆嘉惠的名字,想必現在知道的人不多了,那就從她開始吧。

二十餘年侍聖慈,內廷供奉女筌熙;金箋寶篆紅泥印,認得先朝老畫師。”“八方無事暢皇情,幾暇揮毫六法精。宸翰初成知得意,宮人傳喚繆先生。這兩首清宮詞提到的老畫師繆先生,就是為慈禧代筆書畫,供奉內廷數十年之久的清宮女畫家——繆嘉惠繆嘉惠(1841—1918),字素筠,昆明人 。自幼習書畫,工翎毛、花卉,秀逸清雅,楷書也過時人她的《翎毛》、《花卉》兩作,曾被兩江總督張之洞作為貢品奉獻給皇宮繆嘉惠早年以賣畫為生,在四川、雲南一帶很有一些名氣。婚後數月其夫病故,返母家後得一子,便在母家扶孤守節。 1856年,為避戰亂,繆嘉惠舉家入川到西充縣暫時棲身。西充縣令陳玉堂慕繆嘉惠博學多才,聘請她執掌書院。後來,繆嘉惠的兄長繆嘉玉在西充舉孝廉,赴京會試,繆便隨其兄一起赴京 。繆嘉惠在京以賣畫度日,適值慈禧聞得繆嘉惠聲名,將其召進宮中,教授自己繪畫。繆嘉惠還為慈禧代筆,作了許多禦賜臣僚的字畫。除指點慈禧作畫和為慈 禧代筆外,為能博得慈禧的信任和喜歡,繆嘉惠有時還特意為慈禧作畫 。繆嘉惠性格溫順,很快得到慈禧太後的歡心,隨侍左右,朝夕不離,並免其跪拜,賞穿三品服飾,月俸二百兩銀子。頤和園、故宮、中南海等處蓋有“慈禧太後禦筆之寶”朱紅印章的“福”、“壽”大字及花卉條幅,以及京城王侯家中作品,多為繆嘉惠所作。 1908年,慈禧死後不 久,繆嘉惠就離開了皇宮,在後海醇王府旁買了一所宅子,安度晚年。1918年去世,享年77歲 。人稱繆姑太

 













 


偶有閑情,我總會去看繆嘉惠的作品,讓我億起曾在草叢裏見到的一種細小的青花,常猜測那是否西方稱為勿忘我的草花。因為它太渺小,人們容易忽視她。不過我想,野草野菜,開一朵小小的花報答陽光雨露之恩,並不介意人記我還是忘我,所謂草木有本性,何求美人折

  所謂藝術,就是要讓人會珍惜,珍惜一朵花的凋謝,珍惜一片雲的飄過,以及所有那些永遠都不會再一次發生的事情。心情的愉悅是價值觀裏最重要事情,而不是某些概念,我的名聲,我的財富,我的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