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病例:師弟突發心梗,緊急搭橋手術脫險
文章來源: coach19602019-06-28 12:05:14

兩個多月前的一天下午,在日本生活30年的師弟照例跑步鍛煉。他一般勻速跑一個小時,配速在5分鍾/公裏(8m/Mile)左右,輕鬆自如。這天下班後剛跑了20分鍾就感覺胃痛/背痛,這種身體感覺對長跑愛好者來說並不罕見,通常堅持一會症狀就會緩解或者消失。他勉勉強強把這一小時堅持下來,情況並沒有好轉。

回到家中師弟把感覺匯報給師妹。晚飯後師妹堅持把師弟送往醫院急診室。。。在急診室裏,師弟還能勉強回答醫生的問詢。師弟被直接送往ICU進行緊急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照相定位及手術同時進行,一氣嗬成。

做手術的醫生是這家醫院的大拿醫生。手術的定位和決定是他憑經驗,在征得病人家屬同意後果斷作出的。因為沒有時間做細細檢查,稍有耽擱就會危及患者生命,或造成大麵積心肌壞死等不可逆轉的並發症。

手術非常成功,醫生也十分高興。醫生說這是他20年來最成功的支架手術之一。

我對現代醫療手術不大了解,但對日本醫生的果斷與淡定印象深刻。通過和師弟的交流有以下感觸:

1. 日本醫生的淡定大大鼓舞了患者的士氣和信心。患者本能地會問:我怎麽了/why me? 怎麽可能,我哪裏做錯了? 我不知道日語如何表達,但日本醫生的中心思想就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何必深究?而是強調患者多年鍛煉練就了一顆有力的心血管係統。。。總之,是你大大地幸運,大大地強壯,喲西!

2. 對於手術後的恢複,日本醫生也是比較open-minded 。手術後兩個星期允許師弟走路一小時,50天後允許快步慢步交替走路一小時。8個月後可以開始正常跑步。醫生預計,2年以後可以恢複到生病前的體力水平,甚至更好。

3. 師弟55歲。在耐力運動的圈子裏,這個年齡發生心梗並不多見(我是頭一次聽說)。不知有多少遺傳基因影響,師弟的父母均是因病早逝。

4. 師弟的性格特點是好強,毅力品質極好。當年看他身體條件平平,但是堅持刻苦訓練。畢業工作幾年後,北京馬拉鬆賽居然跑進了2小時26分鍾。

5. 師弟在日本30年裏,前麵一半時間裏學習工作打拚,基本堅持日常的運動鍛煉。後來的一些年生活更規律,每天跑步/長走。師弟師妹是同學,感情很好,相濡以沫。一個兒子在日本金融行業發展。給師弟一家送上衷心祝福!

病愈後50天,夫婦同框留念(帖子經師弟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