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橫秦嶺家何在---漢中 (一)秘密開拔
文章來源: 人到中年的摩羯2014-08-18 16:52:03

   
   19691024 日, 一列神秘的客車離開萬人朝拜的首都北京,一路向西南,向內陸縱深方向開去。乘坐這趟專列的,是1150名當時北大的部分師生和家屬。他們分別來自
對當時中國的國防和核彈研究都至關重要的係和專業:北大無線電係,技術物理係和數學力學係的力學專業。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到位於秦嶺和大巴山之間的漢中盆地建立北大分校。剛牙牙學語的我,也在這一千多人當中。

    同期大遷移的,清華四川綿陽分校,南京大學湖南桃源分校,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四川自貢分校。這幾個分校,既是科研教學基地,也算戰略基地,選址的時候,徹底貫徹了“分散、靠山、隱蔽”的三線戰略方針。出於保密需要,甚至各自對外都用工程代號, 按序是清華65.1,華東65.2,北大漢中65.3,南大65.4。誰也不知道去了分校還會不會回來,什麽時候回來。幾十年過去了,即使很多當年的教職員工也不了解這是當時中國教育界的“四大工程”,更不要說其他幾個分校的代號。

    火車經河北、河南,穿秦嶺,過西安、寶雞,到達陝西略陽(陽平關)。下了火車,接著轉長途汽車,往東行173公裏, 進入漢中盆地。26號淩晨,終於到達陝西漢中。

    漢中,古時候是兵家必爭之地。漢高祖劉邦以漢中為基地,打敗西楚霸王項羽,改朝為“漢”。中原民族的“漢族”也由此而來。諸葛亮在漢中度過人生最後八年,兵敗司馬懿,葬於漢中定軍山,後人稱其墓地為“武侯墓”。

    兩千多年後,東方紅, 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美國在台灣海峽舉行軍事演習,後又有越南戰爭,中蘇關係交惡,中印邊境衝突不斷,高層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於是動員全國備戰。19648月,中央書記處開了兩次三線會議,讓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戰略後方。所謂“三線”,基本就是大西南和大西北地區。一線是沿邊沿海地區,屬於“前線”;介於一、三線之間的就是二線。企業、工廠、學校和科研機關,特別是有關軍工和機械工業的,能搬的盡量往三線、二線搬。

    196410月, 北大周培源清華蔣南翔得令,開始為辦分校尋址。 1965年初定址開工。

    1969年,中蘇邊境接連爆發了幾起衝突事件後,林彪在軍內發布了“一號命令”。全國各地大中城市人口、物資開始疏散,也就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