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煙記事(321) 葉爾紹夫兄弟
文章來源: 煙鬥狼2022-04-12 19:10:57

【我在總場部安頓下來以後,便又開始進行創作。其時我已經陸續寫出10萬字,大小人物基本登場。接著便要進入路線鬥爭了,這既是重中之重,卻也難上加難。國營農場類似於軍隊,上邊一聲令下,下邊隻管執行,哪裏見過什麽路線鬥爭?或許領導幹部之間會有些勾心鬥角,那也不會發展出兩條路線來。我在作品裏塑造了幾個反派人物,盡管活靈活現,但沒多少用武之地。他們摩拳擦掌等了十幾章,尚未從我這裏領到破壞社會主義建設的大任務。

這個時候,有一本蘇聯小說《葉爾紹夫兄弟》不期而至,叫我大開眼界。赫魯曉夫上台以後,中蘇關係變得越來越糟,不僅造成大量經援項目中止,還導致兩黨發生激烈論戰。這種不合必然影響到文學領域,五十年代“言必稱蘇聯”的盛景已經不再。過去幾年裏,我一直沒見過什麽有份量的蘇聯小說。《葉爾紹夫兄弟》此時出現,堪稱一花獨放,受到中國讀者的熱烈歡迎,不少書店很快搶購一空。我長期關注蘇聯文學,一年前便看過相關介紹,等中譯本一出,馬上叫三姐到王府井書店替我買下寄來,所以在整個867農場,我是第一個擁有此書的人。

《葉爾紹夫兄弟》的作者柯切托夫,是被中國出版界放行的少數蘇聯作家之一,因為他不讚成蘇共二十大對斯大林“個人迷信”的批判,這與中共的立場不謀而合。可以說,《葉爾紹夫兄弟》的翻譯出版,正是為了配合愈演愈烈的中蘇論戰。在小說中,柯切托夫描寫了葉爾紹夫這個“世襲的鋼鐵工人家族”,它代表著蘇維埃最堅定的支持者,對“列寧-斯大林”的社會主義無比忠誠——就算老三斯捷潘曾經在戰爭中被俘並當過偽軍,他也用無盡的懺悔和與叛徒的鬥爭洗刷了自己的恥辱。

葉爾紹夫兄弟的對立麵,則是從莫斯科過來的阿爾連采夫。此人原在部裏任高官,後因男女作風問題被貶,跑到這個濱海城市的大型鋼廠當工程師。他野心勃勃,企圖篡奪工廠的領導權,再以此為跳板,重新回到部裏去。阿爾連采夫對社會嚴重不滿,借口官僚主義壓製了人民的個性和創造力,到處散布離心思想,目的是扳倒工廠的關鍵負責人——葉家老大、高爐總工長普拉東。為此,他通過吃喝玩樂拉攏群眾,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兩名同夥:山寨發明家克魯季裏契,叛徒工程師沃羅別內。

不久,鋼廠發生了一起嚴重事故。阿爾連采夫唆使省報記者寫了一篇文章,將事故原因歸結為廠方壓製克魯季裏契的合理化建議,以此攻擊普拉東不學無術,攻擊廠長官僚主義。待輿論形成後,阿爾連采夫利用自己在莫斯科的關係,由部長直接下令,讓普拉東提前退休。

利用這起事件,阿爾連采夫等人在鋼廠獲取了重要職位。但是他們並未就此罷休,反而變本加厲,把女工長卡紮柯娃的技術建議弄到手,然後通過偽造證據,倒打一耙,誣陷她剽竊了克魯季裏契的科研成果,搞得她幾乎精神崩潰。壞人的活動能量相當驚人,連市委書記戈爾巴喬夫(!)都被克魯季裏契的一封誣告信搞得心髒病發作,沒幾天就咽了氣。

眼看妖風越刮越大,大有翻天之勢,市委和宣傳部門覺察到這背後的陰謀,責令工廠迅速查明真相。恰在此時,市劇院著名演員古良也夫掌握了關鍵線索:廠長秘書卓婭因受阿爾連采夫的勾引和蠱惑,為克魯季裏契的“科研成果”出具了假收條,簽字日期比卡紮柯娃的技術建議提早了幾個月。之後卓婭卻“忘了”報告廠長,導致克魯季裏契的科研成果一直被束之高閣,而卡紮柯娃的技術建議卻後發先至。

卓婭因為“粗心大意”而被暴怒的廠長解職,回家後一病不起。古良也夫前去探望,逐漸了解到其中的名堂。他與葉家老三、劇院經理雅柯夫關係很好,與卡紮柯娃的丈夫、畫家維塔裏則是至交,而本人又一向富有正義感,於是動員卓婭到廠裏去揭發阿爾連采夫。

經過一番較量,“三人幫”在職工大會上被剝去偽裝,現了原形。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阿爾連采夫被開除出黨,沃羅別內被擼了下來,克魯季裏契則選擇了自我流放——“或許在墾荒區某國營農場”(這句話讓我頗感不快)。普拉東又恢複了總工長的職務,而葉家老四、“殺不死的”季米特裏,則成了廠黨委委員。

這樣一個劇情,在今天看起來相當“狗血”,但是柯切托夫技巧嫻熟、筆法高超,把一個個人物塑造得十分生動。其中又穿插了幾個愛情故事,有的美麗、有的哀傷,都能深深打動讀者。柯切托夫的語言很有特色,大段戲劇式的對話和獨白,雋永而流暢,令人回味無窮。精彩之處我都用紅筆劃了出來,竟而發現阿爾連采夫的“名句”最多,比如——

“領袖人物隻能在曆史的轉折點或者是在國家和人民受到嚴重考驗的年代才會出現。可是在我們的國家裏,一切都是按照計劃進行,我們的領袖就是計劃。我們都成熟了,隻要計劃做得好,考慮得周到,就不需要任何領袖。”

“理想的人物是不存在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麵,也必然有壞的一麵。無怪乎批評家們批評某些作家總是把人物寫得完美無缺,寫成‘理想的英雄’。完美無缺——這是不真實的,就為了這個,為了不真實才批評他們。……所有的人都有兩麵,三麵,五麵,甚至於更多的麵。這些麵愈多,這個人的性格也就愈豐富,愈有趣,否則所有的人都是千篇一律,大家都像一個模子裏套出來似的,那這個世界該多麽無聊,多麽苦悶呢?你還記不記得馬雅可夫斯基怎麽說的:‘寧可醉死,也不願苦悶而死。’”

阿爾連采夫雖屬反麵角色,卻是一個穿針引線的關鍵人物。若不是他興趣廣泛、能言善辯、八麵玲瓏、手眼通天,作者很難把三教九流的人物串到一起,讓莫斯科的資產階級思潮在這個濱海城市展現出來;鋼廠的鬥爭也不會升級到市裏、甚至部裏去,鬥爭的級別和意義都會大打折扣。這部作品描寫的是鋼鐵企業,卻花了大量筆墨在演員、畫家、大學生、記者和作家身上,甚至連工程師和鋼鐵工人也能說出富有哲理的長篇大論來,讓人覺得蘇聯的勞動者已經高度知識化了。在這種氛圍中,思想衝突和觀點碰撞得以充分展開,並且達到相當的高度和深度。

有意思的是,柯切托夫盡管明確反對自然主義的表現手法,卻給了反派人物充分的話語權,讓他們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得完整而豐富。哪怕像地溝裏的老鼠一樣過活的克魯季裏契,關鍵時刻也能閃現出一絲紳士的高貴:他拒絕按照阿爾連采夫的指示誣陷卡紮柯娃,而寧可宣稱兩人獨立搞出了發明。至於阿爾連采夫本人,也不是隻會偷奸耍滑,他在衛國戰爭中曾經有過英勇的表現:

“在跟著進攻部隊前進的炮兵連裏工作,是經常可能遭遇到不幸的。他負過兩次傷,痊愈後又回到了原來的團隊。在一次戰役中,他這個連擊毀了敵人的兩輛坦克。有一炮是阿爾連采夫自己發射的。用的是直接瞄準法,把炮身對準坦克就射中了。後來他這個事跡登上了報,獎給他紅旗勳章並晉升為上尉,當了連長。當紅軍轉入反攻,收複了失地,越過蘇聯國境線把戰事推向國外時,阿爾連采夫已經是前線司令部裏的一位胸前掛滿勳章的中校了。”

可以說,柯切托夫正是按照阿爾連采夫的理念創造了這個大反派:“所有的人都有兩麵,三麵,五麵,甚至於更多的麵。這些麵愈多,這個人的性格也就愈豐富,愈有趣。”所以,在同類蘇聯小說中,阿爾連采夫是一個十分出彩的反麵人物。】

由於老煙對《葉爾紹夫兄弟》推崇備至,我專門把此書找來看了一遍,發現阿爾連采夫確實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他對蘇聯社會弊端的認識是相當深刻的,他在文學創作上的不少觀點也甚合吾意。若非作者給他添加了玩女人、耍陰謀的種種劣跡,他本來完全屬於“先知先覺者”,他對斯大林統治的很多看法已被後來的曆史證明是正確的。這反映出那個時代的一些蘇聯知識分子,對於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官僚主義和強權專製已經有清醒的認識。

赫魯曉夫清算斯大林本有合理之處,但是他過於魯莽,搞得後院失火,不得不出兵鎮壓匈牙利的“反革命暴亂”,原本實行的一些寬鬆政策也隻能中止。等勃列日涅夫通過政變上台以後,蘇聯則陷入了更加僵化的官僚統治,不僅極大壓製了社會活力,而且使蘇共上層蛻變成為新生貴族,逐漸喪失了自己的政治基礎——以葉爾紹夫兄弟為代表的工人階級。他們在柯切托夫寫作的年代曾經是強大的社會柱石,堅信共產主義,堅信蘇維埃政權,隨時準備用生命來保衛這個國家。到了90年代初蘇聯解體的時候,他們卻像冰山一樣消融得無聲無息。現在不少人認為是戈爾巴喬夫造成了蘇聯的解體,卻忘了勃列日涅夫才是真正的掘墓人。他的18年統治像蟒蛇一樣纏繞著蘇聯,最終將這個巨人窒息了。

20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