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卅拾零(二):歙縣風光
文章來源: 紅外梅2013-08-30 20:55:40

夲來,我的徽卅係列以三十多張雜片而告終(見徽卅拾零),但前幾天貼出後,有一網友在博克版給我留了言:"沒有去徽州文化的核心:歙縣。可惜。"

其實我是去了歙縣,那張採茶女就是在歙縣的石潭村照的。出上一集時考慮到徽卅拾零的副標題是"人與宅",我便把一大撥歙縣的風景片給砍了。今天看完這位網友的留言,我開始挖掘,最後決定哪怕隻有這一位觀眾,我也應該在此補貼。

歙縣是我在皖南的最後一天,人和鏡頭都有點疲備,但願這位網友別太失望,這些傖促拍來的雖不夠文化,更談不上核心,但若能代他/她看看老家,解解鄉愁,我亦足矣。

 

1.石潭遠眺

China

 


2.獨一處(石潭)

China


(這小樓在上麵#1的右邊第二幢)

 


3. 菜花(石潭)

China

 


4. 菜花(石潭)

China

 


5. 菜花(石潭)

China

 


6. 採茶女(與前一集同人不同照)

China

 


7. 倒影 (新安江)

China


 

8. 波紋(新安江) 

China

 
 

9.晨捕(新安江) 

China

 


10. 晨捕(新安江)

China

 


11. 新安江山水畫廊

China

 (這張是爬到山頂用廣角照的,下麵那張則攝於半山腰,六張拚成)

 

 

 


12. 畫裏青山,水中鄉村(新安江山水畫廊-六張拚)

China

 

後記] 百度了一下:“歙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古徽州府治所在地,徽州文化的發祥地,是徽州文化及國粹京劇的發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發源地,是文房四寶之徽墨、歙硯的主要產地,於1986年被授予國家曆史文化名城稱號。” 如此文化搖籃,如此山水畫廊,我竟然隻是登高望遠按了幾張就匆匆而過,實在可惜,真應該住上幾天。

最後,衷心感謝這位叫'臨江縣知縣'的網友,若沒有他/她的提醒,這一打照片便不見天日。也謝謝大家與我一同分享。

 

 

我發過的徽州係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