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故裏(一)上海那些想到的和想不到的事
文章來源: 心雨煙塵2024-05-20 02:55:03

 

有親情在的那片故土依然是我心中的神往,故鄉的變化用文字難以填滿。

                   一題記

 

四月微風細雨裏,我又匆匆踏上了回國之路。打破以往每年十月回國的常規,等不及了,一是為逝世周年的父親掃墓;二是看望年邁的母親;三是正好妯娌這次也同時回國想把公婆在上海的房子處理一下。

 

文城好友小禾兒在我去年《回國拾趣》博文中留言,把回國的見聞寫成了報告文學,哈。這次精兵簡政把在國內的所見所聞歸納為:

那些想到和想不到的事(一)

那些最多和最少的事   ()

那些變化和不變的事(三)

 

~~~~~~~~想到和想不到的事~~~~~~~~

 

回國,外籍人員住家的(住旅館除外)在24小時內要向當地派出所報到不是空穴來風。葉子妹妹在她的《回國流水帳》中寫到,第一次出街,派出所報到。幾十年來國內屢進屢出,我也是這次頭一回去上海派出所報到。回國前,有剛從國內回來的同事再三提醒我,回國第一件事先要先去派出所報戶口,我沒當回事。可當我這次入境中國時,一張白紙藍字明明白白夾在我護照裏,若不照辦後果自負:罰款、拘留、限製入境。我看得小心髒簌簌發抖,當天立即去派出所辦入住登記手續。其實,程序非常簡單,就是去掃描一下code,網上填個表,內容跟入境表大致相同。後來才知道,本人根本不用直接去所出所,隻要在手機上download一個境外人員住宿登記表就可以了。而回來出關時根本沒人問起這個表,不過現在是網絡時代,從入關那一刻起,海關已經知道你這個人了。當然,我去注冊了網上也早就有記錄了。

 

無獨有偶,和葉子妹妹一樣,這次回去,也想處理一下公婆關了二十多年的房子。

公婆很早就來和我們一起在美國住了。二十多年前倆老還跑得動,半年美國半年中國輪回跑。漸漸地,再也跑不動了。小叔在十多年前回去過一次,曾想把上海的虹梅公寓房子賣了。結果除了要證明他是父親的兒子,還要證明他父親是他爺爺奶奶的兒子。這下情況就複雜了。他爺爺奶奶雖是上海本地人,靜安寺的鄭家宅早已動土被拆遷,爺爺奶奶的屍骨寒透,哪能再把他們的老靈魂拖出來作證啊。罷了,這房子就這麽關到現在。

這次我和妯娌決定把房子裏的舊家俱清理掉,做番裝修把這房子出租。正好妯娌有個上海的閨蜜懂這一行的,願意幫忙。妯娌告訴我,姐姐,你來看看房子裏的皮貨毛料絲綢你要拿走嗎?我當即表示什麽都不要。因著這些東西都藏在三個大的雕花樟木箱內,所以一點沒蛀,但是現在誰又會去做衣服呢?豈不是濕手沾麵粉。三個房間的屋子裏還有一間房是放舊家俱的,我和先生結婚時的成套家具及擺設都在。屋子裏有點值錢的東西應該要算公婆的那張紅木床和八仙桌的紅木餐桌,還有二把太師椅。我隻把自己的舊照片和以前的證件都拿走了。

魯迅《故鄉》裏寫道,母親說,說是買木器的順手也就走了。我得去看看。而現在的紅木家具你不但讓人拿去還說是幫你扔掉家具,你還得付勞務費。

二天後,妯娌告訴我,把家裏的舊家具全部處理完,還付了八十元人民幣。以前舊家具是可以扔的,想不到現在舊物不能隨便扔,必須要請人來搬走。搬運工也是蠻講道理的:現在紅木家具不值錢,我們也是辛苦搬運要想辦法幫你們處理的。看在有些東西還可以賣鈔票,就折價你們再付80元人民幣吧。我說,還好沒要800元呢。我姐說,人家是看你們什麽都不懂又時間緊,斬儂一刀。讓我來處理,保證還可以賺回幾個錢。

 

新冠封控時,我姐把父母接到自己的家裏,用過一段時間裏弄食堂。我對裏弄食堂的想象頗為貧乏,以為每天隻有幾個菜和湯加上一碗飯。這次回去住我姐家,進出小區2號門邊上就是一個裏弄食堂,跟著我姐夫著實進去體驗了一把。這兩層樓裏弄食堂,完全是飯店的格局,窗明幾淨,桌椅整潔,菜單更俱特色。光是魚就有幹煎帶魚、水煮草魚、清蒸鱸魚、紅燒鯧魚、鮭魚刺身,對於喜歡吃魚的我一時舉棋不定,不知道要吃什麽魚才好。涼菜炒菜也是五花八門,主食更是花頭十足,鹹肉菜飯,雜糧飯,綠豆粥,各種麵食點心應有盡有。令我特別驚訝的是,每個位子都坐滿,而且來吃飯的並不隻是老人,各個年齡層都有。價格公道,老年人打八折,年輕人打八五折。更重要的是裏弄食堂不像飯店重油赤醬,國家規定對老年人清淡飲食,在這裏必須得以貫徹,這是裏弄食堂的魅力。看著進進出出的人滿心歡喜,我暗暗地算了一下,就算一個退休工人工資隻有一個月五千,365天早中晚都吃食堂,也隻要3千元。感歎道:上海人勿要自家燒飯來!

 

我這次回滬也有大學好友講好一起回去。他在紐約,我在加州,在美國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麵,以前每次都約好了在上海見麵。他媽是2022年年底滬上新冠盛行時走的。從去年起,我就發現他頻繁回上海,當然他母親的事早就辦完了。這次才知道原來他在上海植牙了。那是有朋友推薦的,說是這家牙醫診所植牙質量不錯,用的都是德國材料。當時說好一次可以植牙成功,他真信了。我在美國十多年前也植過五顆牙,用的也是好材料,每顆平均費用35刀。我以為他在上海植牙是為了跑個差價。不想,他告訴我,他植了六顆牙,每顆牙平均要45刀。不但要賠上時間來回跑,還得貼上機票呢。令我跌破眼鏡。

那晚,我們大學幾個同窗好友坐在晚餐桌上嚼著片皮鴨,快到所剩無幾時,我這個同學突然問,為什麽你們桌上有薄紙片我沒有?

這不就是包片皮鴨的餅,一層紙一層餅啊。我解釋道。

我把紙吃進肚裏了。他喃喃道。

我不相信,就在他的餐盤前仔仔細細查看起來,結果一無所獲。

怪不得我咬的時候怎麽覺得這麽硬?他一臉茫然。

啊哈哈,他真的把紙吃進肚子裏了。

你不是在為植牙做廣告吧?這個牙還植得貨真價實呢。我們笑得前仰後合。

 

又是一場中學同學的聚會,遠遠的一頭短發的明穿著粉色絲滑貼身上衣,寬鬆的白長褲非常陽光的走來,她身材依然纖細。我知道,她一直在練瑜伽。近八年沒見了,歲月沒有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跡。

我和她一樣一直在吃抗焦慮的藥。快言快語的明指了指我身邊的萍。我立即一震。萍,自己是精神病院的麻醉師,我的《離開時以我喜歡的樣子》一文就是根本她的口述成文的。萍從她丈夫和同學雲走後一直在服抗焦慮的藥,與失眠對抗著我是知道的。可是,今天這麽陽光的明告訴我,她也在服抗焦慮的藥真是令我想不到啊。

回國後,常聽有人抱怨,新冠後有氣無力,渾身酸痛,易喘粗氣,胃腸不適,睡不好覺。醫生直接建議他們去看身心科

身心科其實就是精神科,由精神科醫生負責診療。因著許多人對精神科存有誤解,認為隻有精神疾病的人,才需要看精神科,因此不少精神科都改稱為身心科 身心科主要是針對心理問題,而其他的專科對症各種生理疾患。

前不久,正好有位朋友提起自己的先生嚴重眩暈,吃飯要吐,走路不穩,作天作地。從內科到五官科,又從骨科到神經科做了各種檢查,排除了高血壓並發症,耳石症;又排除了頸椎病和腔梗;最後醫生推薦他去看身心科。結果用了三個月的抗焦慮藥,所有症狀全部消失,再也沒有愁眉苦臉眩暈症了,像換了個人似的身心快樂,積極生活。

由此可見,我們身邊很多人為改善心理問題,正在接受專業谘詢和治療,像正常人一樣的生活著,這是國人對焦慮症認知的提高和精神衛生重視就像美國重視PTSD一樣,令人欣慰。

 

五月,有個非常光榮的節日叫勞動節。勞動人民在這光榮的日子不勞動隻出遊。被新冠關了幾年後的人們,再次覺醒生命的神奇,衝破體內被積壓的大批能量於是去旅遊。

魔都上海,她的魅力不隻在於東方明珠的輝煌,浦江耀眼的光芒、外灘萬國建築群博覽、南京路的繁華迷離,集瑰寶的還有她的文化、博覽、廟會、美食、休閑活動等等。於是五一假期上海人往外衝,外地人遊上海。上海共接待遊客1623.94萬人次。當然,我也逛在其中,在人頭攢動寸步難移的外灘,上海女兒為她的風采打卡。此時用閎約深美來形容上海也許是最恰當的吧。

 

 

外灘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