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視生命 俯視自我 走過2016
文章來源: maozi992016-12-28 02:02:23

進入2016之前, 我曾看到一個帖子,說對屬兔的人來說,2016是個大災年,要過一個大坎兒。當我即將走過2016,我還不知道這個坎兒是不是可以邁過去。

3月底,在惴惴不安中來到patagonia。一天,早晨4點多起來去衝頂Mt Foyz。一邊走,一邊看到越來越多的雲湧上峰頂。看來, 日照金山無望啊。於是我決定棄登。在返回營地的路上,雨霧蒙蒙,寒風索索。為了不打擾同帳篷篷友的睡眠,我沒有回到營地,而是找了一個能避風雨的矮樹, 棲身樹篷之下。望著登頂者們的頭燈在風雨飄搖中忽閃忽現,感到這個天然屏障的安穩,可靠和舒適。這種被天地包融的感覺非常親切。我似乎找到了我的自然歸屬。

1. 冰湖傍,獨守夜空 

 

 

剛從patagonia回來的前三個星期,我和仍在那裏的珞大俠保持熱線聯係。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當時比較熟悉那裏的地形,了解他的登山計劃,如果有意外,可能提供大致的線索。其實,就算是步步留神,也有命懸一線之時。行走在邊緣的珞大俠,在第一時間告訴我,飛馳而過的天堂曾經就在眼前,求生的願望是唯一的選擇。感謝他堅定的信念,讓我們可以繼續通過他的鏡頭看到雪線上的風景。

2. 曾經和珞大俠一起拍片數次的地方 

 

7月1日,和唯唯姐姐,Vincent, 淩寒一起去了死穀。到達死穀的時候正是沙塵暴肆虐之時。我們躲在車裏靜觀其變。沙塵暴之後,一場瓢潑大雨將空氣中的沙塵重新降落到荒漠之中。暴雨之後,清新如洗的沙丘和滿天繁星讓我們抖擻精神,挺進沙漠。我們從半夜12點拍到淩晨4點。收工之後,我舒展而疲憊地躺在沙丘上,期盼有一架無人攝影機從上空略過,將茫茫大漠上倒下的我,攝入鏡頭。

3. 拍銀河的攝影師,可惜不是我 

 

7月3日,和女兒的攀岩隊一起去Pulm Spring, 我一直想用鏡頭來見證他們的攀岩過程。然而,這一次,登山對於我來說不再是輕而易舉的事。上山的每一步都讓我真切地感受到能量的流失。從來沒有過的沮喪,懊惱和無奈湧上心頭。我落在隊伍的最後邊,卻不得不強撐著跟上這支轉瞬即逝的年輕的隊伍,以免在大山中走失了。當我終於在山頂上和他們匯合的時候,贏得一陣掌聲。

7月6日, 去看家庭醫生,驗血之後,被告知盡快去急診室。在急診室,值班醫生告訴我,我得了白血病。這簡直就像是本連續劇的翻版, 令人哭笑不得。醫生問我最近是不是感到疲勞,我說沒覺得呀。 過後想想,那一連串的登山劣記,已經證明了我到了疲憊的極限了。第二天早上,癌症專科醫生來了,再次證實對我的診斷,一幅憂心忡忡的樣子。我的第一個反應是我10月份有一個影展,無論如何,我要把影展辦了。 醫生說沒有問題,化療後你有時間和體力去做。這讓我放下心來。 之後我就被武裝上輸液器材,開始了從未預習過的“抗癌“之路。在我還沒有搞清楚白血病是怎麽回事的時候,第一次化療開始了。

不管怎麽樣,我終於可以休息了,終於可以不用算天算地,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地守在相機前。終於可以卸下一切家庭和工作的擔子,躺在舒適的床上,接受24小時的照顧。生活的節奏和角色來了個180的大轉彎,除了休息還是休息。第一次化療住院5周,各種狀況應有盡有,活脫脫地被訓練成一個可以應付各種並發症的優秀病人。

這期間,我由衷感謝唯唯姐姐領導的聖地亞哥的攝友們率先我為成立了微信專群,將我包圍在濃濃的愛意裏,除了給予我無限的“追思“,也給予我醫療上的幫助。感謝灣區攝影沙龍的朋友們(炻頭,雨點,驕陽,笑笑,老烏鴉,雪原,若影,西瓜子,99,飛魚,月亮,平怡,半桶水,糕狼,陽光)提著百家飯,陪我度過無聊的住院時光。感謝遠方攝友們的及時問候:珞珈山,秋樺,ivy婧兒,伯康,VINCENT, 夢中畫,冬夢,佳佳,子夜歌,雲漫,殺手,蔣怡,石頭城,紅外梅, 大純,平安夜,喬文傑 等等。同時也一並感謝所有關心我的朋友們。

9月中,第二次化療結束之後,我被介紹到斯坦福癌症中心谘詢幹細胞移植的事。 醫生解釋了為什麽要幹細胞移植,移植的過程, 風險和效果。我最關心的是能否找配型。美國的幹細胞配型數據庫叫Be the Match, 是主要搜尋的對象。同時,他們也搜索國際聯網的血庫,包括中國和台灣的。據說因為亞裔捐獻者少,配型成功率低。果然,最後的結果是沒有找到可以和我匹配的幹細胞。

這個結果讓我比較沮喪。這意味著尋找救命稻草的希望破滅了。我的大女兒在了解Be the Match這個機構的義務之後, 組織了一個隊伍,參加11月初Be the Match的跑步宣傳活動,意在喚起大家義務捐獻幹細胞的意識。我的不少同事和攝友在她的感召下,為Be the Match捐款。特別感謝捐款的攝友Vincent, 夢中畫,若影,李為民,瓷,半桶水。Run for My Mom!!! 女兒的行動讓我很受感動。雖然我沒有找到合適的幹細胞,我也希望有機會可以為Be the Match做一些義務宣傳的活動。同時,我也很快擺脫了低沉的情緒,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自我恢複,不再寄希望於幹細胞移植。

4 I am Running for My Mom

我重新拿起相機,帶著幾個女孩子拍了葡萄園裏的“青春之歌"。

5 青春的旋律

第三次化療之後,為了給自己的尼姑頭(化療結果)留下紀念,我邀請美女攝影師心煒為我拍照。心煒也是崇尚“生命在於折騰”的異類,十分樂意滿足我的願望。第一次做毛豆的我從心煒那裏學到不少拍人技巧。這張照片也很恰當地反應了一個如籠中之鳥的攝影師渴望外拍的心境。感謝心煒掌鏡,感謝siana提供景點。
 

6 思念 

 

 

10月底,我的首屆個人攝影作品展如期舉行。不少認識和不認識的攝友都前來捧場,其中包括人在外地的Vincent,秋樺和紅外梅。我的主治醫生和太太也來了。選擇作品的過程也是對我五年來攝影曆程的一次回顧,總結和思考。

7 輪椅上的觀眾  

 

我開始嚐試恢複登山和攝影。我的體力已經恢複的很不錯了。但是因為我的白血球一直升不上去, 不能開始下一次化療。這正好給我充分的時間可以實施拍攝納帕葡萄園的計劃。兩個星期內,我往返無數次踩點和拍照,多多少少有些前所未有的收獲。

8  

9  

10  

11  

 

第四次化療一結束, 我們一家就去Las Vegas 過感恩節。與以往在室內活動不同,我們連續三天去了Red Rock National Park,用鏡頭追逐“飛岩走壁“的攀岩愛好者。看著“命係一線“的攀岩者們細心認真地保護自己,深感到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分量。

12 

13

14 

15 

 

 

 

為了拍攝他們,我再次站在了懸崖邊,這使我完全恢複了野外攝影的自信。

16  

 

12月初是Monarch蝴蝶聚集在加州的高峰期。Monarch為了生活,為了生命的延續,年複一年地往返於加拿大和南加州之間,代代相傳。他們旺盛的生命力令人歡欣鼓舞。一天我正在拍攝的時候,護士打來電話,說我的血小板隻有5 (正常是140-400), 需要一個小時後去輸血小板。我說我3個小時以後才可以趕到醫院,隻好明天再輸了。返程的路上,我開車非常小心,避免發生任何閃失,我也深知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分量呀。

17  

18 

19 

20 

 

第四次化療住院期間,我的主治醫生說他們癌症門診部正在remodel, 他問可不可以用我的照片做牆上的裝飾,他們出打印費。我說當然可以,我希望我的作品被更多的人欣賞。在他的推薦下,主管部門和我聯係。他們remodel的宗旨是,讓身患癌症的病人在這裏感受到輕鬆自然的氣氛,暫時忘掉疾病,向往生活中的美好。一時間,我突然找到我攝影的意義,”緣“來如此。我在大自然中尋尋覓覓,就是為了能夠給那些無法接觸到外麵精彩世界的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病之緣源於鏡之緣,我的攝影作品終於有了一個有意義的歸宿。曾經有人問我,你拍這麽多照片幹什麽,我無語,但困惑。現在,我可以說,為了給別人帶來希望。

 

2016就要結束了,我的治療還沒有結束,我的醫院畫廊項目才剛剛開始。我所經曆的非同尋常的體驗讓我這一年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人生的意義好像剛剛和攝影聯係在一起。 攝影使我得以用鏡頭仰視生命,俯視自我,盡粹年華。

 

21 浪花燃燒的季節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