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電影《劉三姐》
文章來源: 家宴2014-08-25 23:20:17

前些日子看了一篇網友關於電影《劉三姐》的博文,勾起了兒時的一些回憶和對中國第一部音樂風光電影片作者們的讚歎。這部電影裏所有的歌曲都入木三分,貼切地表現了普通人的生活和美麗的傳說。

歌仙劉三姐,伶牙俐齒,開開心心地唱,羞羞答答地唱,高興的時候唱,害羞的時候唱,謝鄉親們的時候唱,鬱悶的時候唱,罵人的時候也唱。唱得舒心,唱得解氣,“唱得大河起浪”。如詩如畫的漓江風光配以如癡如醉的中華民歌,飄飄灑灑,好舒暢,好愜意,讓人陶醉,讓人癡迷。電影裏的每一首歌都是精品。我們這代人,從小唱到大,從大唱到老,從國內唱到國外,太喜歡了,的的確確百唱不厭。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這部電影開始放映。那時我還太小,跟著大人看完電影,幾乎沒什麽印象。隻記得大人們說鄰居叔叔也在電影裏。拍攝這部電影時,廣州軍區的很多人都派去當群眾演員,他被選中在一個情景中倒茶。後來我們大一些了,想看看鄰居叔叔當時的帥哥形象,好不容易這部電影又可以放映了。於是我們幾個小孩子包括他兒子,每人問家裏要5分錢,大家一同又去看了《劉三姐》的電影。可惜鏡頭太快了,還沒看清楚叔叔的形象呢,鏡頭就過去了。直到若幹年以後,有了VCR,可以定格和重複播放鏡頭時,才看清楚了當年鄰居叔叔在電影裏的形象。

《多謝四方眾鄉親》這首歌,在那時給我的映象最深。場景,歌詞和音樂都是那樣的自然流露,美不勝美。這麽多年以來,每每遇到我要由衷地感謝親友朋友們時,都會發自內心地唱響這首歌“多謝了,多謝四方眾鄉親,我今沒有好茶飯啊,隻有山歌敬親人,敬親人”。不是嗎,尤其是現在,人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精神上的感謝也許比物質的感謝更為重要。

後來慢慢長大了,對劉三姐的故事和歌詞音樂的理解也開始不斷加深。電影裏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細節,每一句台詞,每一段音樂和歌詞,都是如此的完美,無懈可擊。這就是為什麽這部電影和電影歌曲流傳國內國外幾十年經久不衰的原因所在。相信《劉三姐》還會繼續流傳,永遠流傳。感謝老一輩的藝術家們,給中華文化留下的藝術珍品。

2008年聖誕節期間,我們去了桂林和陽朔,遊覽了美麗的漓江山水。張藝謀的《印象劉三姐》也確實讓人震撼。青山綠水的漓江,一台讓人久久不忍離去的傑作。第一天晚上看了一場,沒看夠。第二天買了最好的座位,美美地又享受了一番。再買一盤光碟,帶回家細細品。

劉三姐,美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