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可以使人變得更聰明?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12017-06-09 11:18:18

寫作可以使人變得更聰明?

許多人都知道巴菲特是股神,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時也是一個讀書狂。他有一句名言,“閱讀使人變得聰明”。在此,我班門弄斧地加上一句,寫作也可以使人變得聰明。

我看過一部美國電影,大概講的是一個失去妻子的父親和他的女兒與一個女大學生之間的故事。最讓我感慨萬千的不是他們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而是主人公的台詞裏麵引用的一句莎士比亞的話——“惡是瞬間產生的意念”,這與我四年前出版的長篇小說《教授女兒的婚事》的主導思想竟然不謀而合。這一點讀者可以從我小說的序言中看到幾乎完全一樣的內容。而在此之前,我除了讀過莎翁的十四行詩外,再無其他。說心裏話,我不是很喜歡莎士比亞,我曾自以為是地認為他的文字太高大上和學究派,而我更喜歡現實主義作家,如盧梭﹑司湯達﹑瑪格麗特·米切爾﹑亞曆山大小仲馬﹑莫泊桑等。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小說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可讀性強。

說實在的,當我看到字幕上出現那段文字時,第一反應就是吃驚,繼而又有些恍惚,總覺得似曾相識,如果那人不是莎士比亞,我會認定他是個抄襲者。而當我反過神來,立即感到很沮喪,為什麽我的想法和莎翁在對人性的認識上如出一轍,即都是“人之初性本善”?如此一來,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認為我是抄襲者,因為他的名氣太大,大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程度,相比之下,我不過是滄海一粟。

其實寫作就是作者對人生的總結,是經曆+思考的過程。長此以往,想不變得聰明都難。

閱讀讓我變得感性和豐富,而寫作讓我善於思考和總結。因此我說相對於閱讀而言,寫作更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起來。我原本是一個頭腦簡單﹑且很少思考的人。自從寫作以來,我便學會了思考,人也變得比過去有頭腦了。

我們說一個人有勇氣不是指他無所畏懼,而是他雖也畏懼卻依然前行。寫作的人就是如此,有畏懼卻依然我行我素。而閱讀就不需要勇氣,喜歡或需要兩者有其一即可。因此寫作還可以使人變得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