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般的欲望
文章來源: 平凡往事12016-05-19 09:51:07

中華醫學會技術分會定於本月20號在南通舉辦第八屆委員會,類似的會議隻要是成員就必須參加,沒有選擇,更何況我還被選為該學會虛擬仿真組的副組長了呢。做了三年多的醫學虛擬現實教學和研究,也算是名至實歸了。但還是要感謝,感恩知人善用的伯樂。否則。。。。。。

從沈陽到南通一天隻有一個航班,到了機場才知道同行的還有幾位其它學院的同事。下了飛機就直奔會場,出租車的費用是50元,從錢上看距離不算遠。接下來就是報到,住宿,吃飯(自助餐)。這時得到通知晚上7點半有會要參加。南通給我的最初印象是城市不大,但綠化一流,而且很有地方特色。比如說文化範兒。

 

回到房間看看時間尚早,有人選擇休息,我卻偏愛忙裏偷閑(接下來天天開會,就無暇照顧個人興趣了),觀光遊覽,至於去哪裏,在百度裏看看攻略就歐了。狼山應該是南通最值得去的地方,雖然山不高,但文化底蘊深厚,而且就在附近。說走就走,帶了兩瓶礦泉水就直奔狼山去了,不用說收入眼底的一準是幅江南水鄉的風景畫。

 

 

 

 

 

(江南的綠)

 

下山的路上我的目光被一個女孩吸引住了,因為太過聚精會神,因此連陽光下的剪影都像木刻一般。民間藝人,非物質遺產等字眼風一樣鑽進我的感覺裏。我不覺緊走幾步來到她的亭子間內。

 

 

 

 

隻見琳琅滿目的剪紙花貼滿三麵牆,其中幾幅讓我意猶未盡的情緒又泛濫起來。女孩看我看得專心,說道:“那幅是父親畫的。”

 

我想說有區別嗎? 但我話還沒出口,她又接著說:“我家是祖傳的手藝。”

 

我的注意力和目光都被釘在剪紙畫上的印章上,心裏想: “怎麽還要蓋章嗎?” 一定是附庸文雅!不然為什麽連剪紙畫也蓋章了。

 

“那幅是誰做的?”

 

“爸爸。”

 

”他很有名嗎?“

 

“是啊,你去百度搜一下就知道了。你看看那裏。”   女孩用手指了指牆壁上一塊由南通市政府頒發的證書。

 

 

 

 

“多錢一幅?”

 

“260元。”

 

“我坐飛機帶不了,不要框多錢?”

 

“80。”

 

“我給你50元。另外我怎麽帶走呢?”

女孩猶豫了一下,沒再說什麽,開始從牆上摘畫。然後卷起來,再用一個紙盒為我裝好。說:“現在保你萬無一失了。“

我這才放心的掏出錢遞給她,笑著說:“我被你非物質了哈。”

 

(我買的那幅和這個類似,但有名章)

 

“這個不會,你看其它的都沒有爸爸的印章。再說爸爸現在隻教學生已經不再剪紙了。” 女孩回答道。

 

“真是你爸爸?”

 

“我是媳婦。”

 

“什麽? 你這麽年輕,是他媳婦?”

 

“兒媳婦。"

 

那你叫爸爸,南方人和北方人對漢字的理解還是有出入的哈。

 

萬一哪天這東西真成文物了也說不準呢,我心裏想。

 

我如獲至寶地接過畫,身輕如燕地下山去了。喜歡了就買其實也是種欲望,到了我這個年紀,就別管它值不值得,能消費的起就要毫不猶豫的買來,閑暇時拿出觀賞把玩一下,既養眼又怡情,豈不快哉?!何苦費勁巴拉的去扼製那些兒時因拮據什麽都是黃粱美夢,而難以付諸實現的願望,讓野火般的欲望變成記憶中的燎原之火,讓遺憾餘生泛濫呢?“有花當折需盡折”才算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哈。

你們說呢?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者剪畫,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紀。剪紙與刻紙的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

南通剪紙、刻紙藝術曆史悠久。幾十年來,經過老一輩剪紙藝人和新一代民間工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發展傳承,南通剪、刻紙藝術水平有了空前提高,形成了構圖嚴謹、題材豐富、剛柔相濟的獨特風格,並聞名國內外。 2010年,南通剪紙入選第二批南通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李師傅正是其代表人物。